在枣庄,没有诞生知名白酒品牌堪称一大遗憾
论白酒消费市场,枣庄在山东境内算是相对靠前的区域,但在拥有较大消费市场的同时枣庄也面临着一大尴尬的局面——没有诞生知名白酒企业、白酒品牌。抛开打开全国市场的茅台、五粮液、剑南春、汾酒等品牌不谈,单论产自相邻省份的古井贡、洋河、国缘、口子窖等系列的品牌同样在枣庄颇为常见,而枣庄的本土型白酒品牌在过去二十年中屡遭冲击,如今只能用“夹缝中生存”来形容。
虽说这种处境略显尴尬,但上升到枣庄市的白酒产业发展层面来说,实在堪称遗憾。
为什么说没有诞生知名白酒品牌是枣庄的一大遗憾?一、在外来品牌进入枣庄市场前,枣庄就已经有多个本土白酒品牌,并非产业空白
虽说本地品牌的市场份额已然不多,但不可否认的是枣庄在外来品牌大举进入前是拥有多个白酒品牌的,例如金缘春、十里泉、台儿庄酒、穆柯寨、青檀、固原春、帝豪、佳池等,可见白酒产业是有基础、有品牌的。
但这些品牌,尤其是国营酒厂的品牌似乎没有成为当地国资的重点培育的企业,不仅没有大规模走出当地进军周边地区的市场,也没有抵挡住其他品牌的冲击。
假设在枣庄市级在过去30年间能够选择一个相对最有实力的酒企收为市直属国企,并全力扶持,那么打造出一个在鲁南地区乃至山东省内知名的酒企与品牌的难度起码不大。
放眼周边省份来看,江苏宿迁对洋河、安徽亳州对古井贡的发展策略就是将酒企升级为市属国企,然后利用市级资源重点培育、逐步做强。而洋河、古井贡这两大白酒企业、两大白酒品牌如今也是当地的龙头企业、驰名品牌。
二、相比于煤炭、煤电、煤化工以外的产业,白酒算是枣庄过去30年间最容易“上手”的产业
枣庄以煤炭资源兴市,丰富的煤炭资源不仅让枣庄在过去几十年间发展出了煤炭开采业,还衍生出了煤电、煤化工产业。
至于其他工业行业,枣庄在过去30年间的规模算是相对较小的,甚至是空白的。
而在这一阶段内,白酒生产算是为数不多有企业基础、有品牌基础的行业了,况且白酒生产是工业领域的细分行业之一,可就是这么一个相对容易“上手”的产业,枣庄市级、各区县似乎都没有很大的整合、支持力度,以致于全市范围内没有出现大型酒企与知名品牌。
三、白酒是高利润、高税收行业,拥有一座大型知名白酒企业对经济的拉动作用不可小觑
虽说白酒行业在近两年的市场份额下滑,但在过去30年间的地位不可小觑。即便“高新技术”、“高科技”等词汇在近二十年已十分常见,但作为传统产业的白酒一直是高利润、高税收的代表之一。
论利润,知名白酒产品高达70%以上的毛利率已不是稀罕事;论税收,白酒是征收消费税的特定产品之一,而消费税不仅是地方上划中央的四大税种之一,而且是全额上划。
假设枣庄有一座百亿级营收的白酒企业、打入多个省份市场的白酒品牌,即便是将消费税全额上划后,地方留存(剔除按比例上划后的部分)的增值税、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依然拥有可观的份额。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