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作者] 发表于 2025-10-17 20:46

不考虑成本的话,富平应该为蒸饺再盖一座冷却塔

说起富平,我第一反应就是富平的柿饼,可要是一上来就说柿饼又担心富平人会不会不大高兴。
汪曾祺曾经写家乡的高邮鸭蛋,就不大爱听别人一聊起来高邮,就要提咸鸭蛋,显得好像自己的家乡只有个咸鸭蛋一样,虽然汪老对鸭蛋本身并不讨厌。
但这个顾虑在开车下富平高速口时就打消了,两座巨大的冷却塔就立在高速公路旁,开车跑了几分钟都离不开塔的身影。
这样的存在不打个广告确实可惜,所以塔的外立面画了巨大的彩绘,一座画着一串红彤彤的柿子,一座画着两三头吃草的山羊, 不用问也可以领悟富平的特色是什么了。
这么大的彩绘很难不去看上几眼,富平把这么重要的篇幅留给柿子和山羊,我想富平人应该不会反感对柿子和富平的联系了。

柿子不易运输,富平的柿子往往是做成柿饼外销的。
说起柿饼可以说是我童年中最有年味的一样美食,小时候西北地区在冬天没什么新鲜的瓜果蔬菜,到了过年的时候,能买到的水果也和平常没有太大区别,唯有柿饼是只有在过年的时候会刷新出来的。
柿饼的味道是那么甜,把年味都酝酿了出来。只要街上开始出现柿饼,我就知道离过年很近很近了。
柿饼虽甜,但是长大后甜口的食物太多,被替代的选择也很多,渐渐地就不怎么吃柿饼。
后来认识了一位朋友,朋友夫人是富平人,柿饼上市后会给我们带来尝鲜。
那是我第一次吃到如此甜的柿饼,更打破我对柿饼印象的是,柿饼咬起来非常软糯,软乎乎甜蜜蜜,柿子独有的香甜在嘴里化开的时候,整个人都像是被蜜裹起来了。

薄薄的白霜浅浅的覆盖了一层,透出来橘红的果肉,一口咬开晶莹果肉看着味道就很浓郁。 和童年时虽然甜但是硬撅撅的柿饼,完全是两个口感,于是又一次爱上了吃柿饼。
富平做柿饼的柿子叫尖柿,皮非常薄,弹可破皮,阳光下光泽像完美的玉石一样润泽,熟透了的柿子从尖尖一撕,就能得到一个完整的柿子心心。
我一直觉得柿子因为它的橘红色,是最有氛围感的水果,圆乎乎红彤彤的果子,一摆出来就有一种高涨的气氛,即使不吃摆盘放在屋里就能增添甜蜜幸福的气息。
不知道是不是因为富平物产丰富,所以吃到富平特产的概率也高,在去富平之前就不断的品尝过富平的特色滋味,另一位朋友的夫人也是富平的女儿,这位朋友喜欢把羊奶粉送给周围的朋友。
基于这样的联系,富平在我心里是座很美味的城市,而且托富平朋友们的福,我们这些异乡人也能尝到这些好滋味。
也正是因为胃袋早被柿饼和羊奶犒劳过,所以看到冷却塔上的彩绘,只觉得很亲切,不断的回忆美味的记忆。

只可惜没有第三座冷却塔来画宣传画,否则我一定要投票给蒸饺。
不知道为什么富平不怎么宣传蒸饺,也许是柿饼和羊奶已经很有分量了,但富平的蒸饺也是我吃过最好吃的蒸饺。
这里的蒸饺都是现做,对于习惯预制菜的人来说会显得上餐要慢一些,但这样的美味只有现包现蒸才能最鲜口。
若是从来没有吃过的人,最好点一份全家桶,每一种口味都值得一尝,即使是最不起眼的萝卜馅,也能香的咬掉舌头。

在上蒸饺前,老板会端上来一碟现泼的辣子,辣油一时降不下了温度,咕嘟咕嘟的冒着泡,蒸腾起来的热气带着香味四散开来,把馋虫都勾起,让人把蒸饺望眼欲穿。
可千万不要因为怕辣,而拒绝在蒸饺上裹上一层红油,这是让一只蒸饺美味的灵魂。
辣子和它焦红的颜色所体现火辣性格并不一样,反而温和油润,全然是谦卑温顺的脾气,和醋一起托举蒸饺的鲜美味道。

当然陕地的辣子都是这样优良的品格,这也算不上蒸饺的特色,薄而不透的饺皮才是一绝。
不知道富平做饺子皮有什么样的讲究,饺子皮虽然很薄却又有嚼头,居然还有点弹牙的口感。要是非要对比一下,有点像是呼市的烧卖皮。
蒸饺虽然常见,但这样的饺皮做法确实不太常见,加上丰富的口味,像什么韭菜鸡蛋的, 地软豆腐馅的, 虾仁的牛肉的大肉的,都是最基础的款。
而茄子青椒的,西葫芦的,南瓜辣子的 馅最能展示富平人的创造力,再意想不到的馅料都能搭配的很和谐,蒸饺这一领域,富平的权威性不容置疑。

吃了这多口味的蒸饺,很难不吃撑,也不要怕,去富平老城溜达一圈,正好消食。
全国各地都有老城,但富平的老城和蒸饺一样也不同寻常。
富平老城是全国唯一保存完整的堑城,“堑城”两个不会读没关系,其实就是建在高台地上的城池,利用峭壁为“墙”,成为天然的城防,安全防御系数比较高。
资料上说富平老城是明代遗留,城内也有不少建筑是民国时期修建的。
基督教堂和中国人民银行的老楼,在散落的民居间显眼但也不突兀,从明到民,这些老建筑留下了富平繁荣的痕迹。
各种类型老建筑, 从金融到宗教再到教育,能看出来富平从不闭塞,反倒是座活力满满,生机勃勃之地。
如今的新城也建的整整齐齐干干净净,从老城开车到新城气息一直很安详宁和,仿佛不被外界打扰,时间也在这里放慢了脚步。

这样底蕴厚重的老城,少不了一条滋养它的母亲河。
石川河大片的莲叶挤挤挨挨,虽然莲花已经过季了,但莲藕正是肥硕,从荷叶间钻出来,颤巍巍的挂着大脑袋,怪不得富平老城里有个老村子,叫莲湖村。
沿岸遛狗的老人从远处的芦苇荡旁走过,河面吹来的风温柔的摇晃着蓬松的芦苇,一切是那么的安宁,就像这里的地名,富庶太平。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不考虑成本的话,富平应该为蒸饺再盖一座冷却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