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让残疾证闲置!残联这8个隐藏福利实用又省钱,别只知道领补贴
手里有残疾证的朋友,大多只知道能领每月的固定补贴,却不知道这本小绿本藏着不少实用福利——从看病少花钱、出门免车费,到孩子上学领补助、家里装修能报销,涵盖了生活的方方面面。这些福利不是“特殊照顾”,都是国家明确的政策,搞懂怎么用,能实实在在减轻不少负担。
先给大家说个身边的例子。邻居张叔家老伴是重度肢体残疾,以前全靠他一人照料,连出门买个菜都得掐着点往回赶。前阵子去社区办手续,工作人员提醒他能申请居家托养补助,抱着试试的心态提交了材料,没过多久就有专业人员每月上门做康复、帮着洗澡,补贴抵扣大半费用后,自己花不了多少钱。张叔直说:“以前只知道领那点补贴,没想到还有这好事,早知道能省这么多心了!”
其实像这样的“隐藏福利”还有不少,今天就按生活场景捋清楚,每条都附具体政策和申请方法,照着用就行。
一、基础补贴:不止“二选一”,符合条件能叠加
很多人以为残联补贴只有一种,其实主要分两类,符合条件能同时领,这是最基础也最容易拿到的福利。
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 主要补的是日常开销,低保家庭里的残疾人基本都能领,有些地方低收入残疾人也能申请。补贴标准各地不一样,比如城市里一级残疾每月能领六百多,农村一级残疾每月三百多,三四级残疾也有一百多到三百多不等的补助。
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 针对的是需要长期照顾的残疾人,通常一级、二级残疾人直接符合条件,有些地方连非重度的智力、精神残疾人也能申请,每月大概两百多块。
我家远房亲戚是二级肢体残疾,又是低保户,现在每月能领生活补贴和护理补贴加起来八百多,正好够买日常用药和护理用品。更方便的是,现在不用跑断腿,打开微信搜“民政通”小程序,注册后点“残疾人两项补贴申请”,填好信息就能提交,审核通过后直接打银行卡里。
二、医疗:缴费能减免,报销比例更高
看病花钱是不少残疾人家庭的负担,其实从医保缴费到住院报销,都有专门的优惠政策。
各地对残疾人医保缴费的减免力度不小,比如贵州规定二级以上重残人员参加城乡居民医保,个人一分钱都不用交;三级残疾人员补助后只要交50元,比普通人省近200块。报销时优势更明显,门诊、住院的报销比例比普通人高5%-10%,住院起付线也更低——普通人要500元才开始报,残疾人可能300元就够了,基层卫生院甚至免挂号费。
小区里的李阿姨是听力残疾,去年住院花了两万多,因为有残疾证,不仅起付线降了,报销比例还高了10%,最后自己只花了三千多。她常说:“这些优惠看着不多,积起来真能帮大忙。”
三、出行:公交地铁免费坐,景区门票有折扣
不管是日常出门还是休闲旅游,残疾证都能当“优惠卡”用,而且不少政策已经全国通用了。
现在越来越多城市放开了交通优惠范围,苏州、重庆、杭州这些大城市,不管是不是本地户口,只要出示残疾证或电子证,就能免费坐市内公交、地铁。去景区玩更划算,大部分国有景区比如黄山、九寨沟,残疾人凭证直接免门票;民营景区也能打五折,很多还允许一名陪护家属免费入园。
我同事带残疾的母亲去周边4A景区玩,本来一家三口门票要三百多,最后母亲免票、父亲半价,只花了一百多,光门票就省了近两百块。出门前在当地残联官网查下政策,带着证走哪儿都方便。
四、就业创业:税费全免,还给技能培训
残疾人想上班或自己做点小生意,能享的扶持政策特别实在,从技能到税费都有保障。
税收方面的优惠很给力:残疾人个人提供劳务不用交增值税;要是开个小便利店,月销售额不超10万元,增值税和个人所得税都能免。找工作也有帮扶,企业招残疾人达到一定比例能免部分税收,而残疾人自己找工作,残联会给免费的技能培训,像修手机、做家政这些实用手艺,学会了还帮忙推荐岗位。
小区里的王哥就是靠残联的家电维修培训学了手艺,现在在维修店上班,每月收入稳定。还有更省心的,1-4级残疾证持有者年龄在18-60岁,能申请居家就业,不仅有免费五险,每月工资加补助能有三千五左右。
五、教育:子女上学有补助,自己深造能减学费
不管是残疾人自己上学,还是子女读书,都有专项补助,能帮着减轻教育负担。
残疾人的孩子从幼儿园到大学都可能领钱:义务教育阶段能优先拿每年1000-3000元的助学金;上高中、大学能申请“残疾人子女教育补贴”,各地金额从几千到上万不等。要是残疾人自己想深造,优惠更多:中职学校免学费还发生活补助,考上大学的话,不少高校直接减免50%学费,还能申请图书馆管理、食堂帮工这类助学岗位赚生活费。
四川有个高中生是残疾学生,每年能领1500元左右的补贴,去年考上大学后,学校又减免了一半学费,家里的压力一下小了很多。
六、住房:优先选房还减租,改造能拿补贴
住房问题上,残疾人能享“优先权”,不管是租房还是自家房子改造,都有实惠。
申请公租房、廉租房时,残疾人会被列入优先轮候名单,租金还能减20%-50%。比如普通人租公租房每月800元,残疾人可能只要400元。要是自己家房子需要改造成无障碍的,装卫生间扶手、改门口坡道、换低矮灶台这些,都能申请“无障碍改造补贴”,一般能补几千块,覆盖大半费用。
楼上的陈奶奶行动不便,靠这个补贴给家里装了扶手和防滑垫,现在自己能慢慢走动,不用总麻烦子女。农村的残疾人朋友还能优先批宅基地,住房需求能优先保障。
七、托养与辅具:有人帮忙照料,器械不用全自费
家里有需要长期照料的残疾人,家属的压力特别大,其实有专门的托养补助能帮着分担。
2025年国家明确,中央财政对智力、精神或重度肢体残疾人的托养服务,按每人每年平均1500元补助。不管是去机构集中托养、白天去日间照料中心,还是请人上门服务,都能申请。张叔就是靠这个政策,申请了社区居家托养,每月有人上门服务,自己终于能松口气去公园下棋了。
另外,轮椅、助行器、助听器这些辅具也不用全花钱买。各地残联每年都有辅具适配服务,符合条件的能免费领,或者拿大额补贴。比如重度肢体残疾的人领轮椅很多地方全免费,听力残疾的人配助听器,补贴后自己可能只花几百块。
这些福利咋申请?关键就3步
其实这些福利的申请手续都不复杂,大多不用托关系、跑多趟,记住这3步就行:
1. 备齐材料:核心是第二代残疾证和身份证,申请生活补贴可能要低保证明,申请教育补贴要学籍证明,提前问清楚社区需要啥。
2. 申请渠道:要么去户籍所在地的街道办、乡镇政府提交书面申请,家属或居委会能代办;要么像“两项补贴”一样,直接在“民政通”小程序上线上申请。
3. 查当地政策:补贴标准、申请条件各地有差异,最直接的办法是打当地残联电话,或去社区便民窗口问,工作人员会讲得明明白白。
很多人觉得这些福利“不起眼”,或者怕申请麻烦就放弃了,其实每一项都能帮着省点钱、省点力。残疾证不是只有“领补贴”一个用处,把这些政策用起来,生活能方便不少。
你身边有残疾人朋友享受过这些福利吗?或者还知道哪些容易被忽略的补贴?欢迎在评论区分享,让更多人知道怎么用好手里的残疾证,别白白错过该有的权益。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