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作者] 发表于 2025-10-18 20:46

突破1万吨!恩施硒茶远销摩洛哥


青翠源的海外工厂熊猫进出口公司仓库内,工人们正在包装茶叶。(企业供图)
恩施企业瞄准摩洛哥市场,或直接建厂,或出口产品,带动恩施硒茶香飘世界。



摩洛哥当地时间8月23日,2025年中国恩施州大宗茶出海暨第七届湖北鹤峰茶商大会在摩洛哥卡萨布兰卡举行。三轮签约后,鹤峰县拿下2400万美元订单。

2024年,鹤峰茶叶出口量达1.3万吨,同比增长30%,占全省茶叶出口总量的近四成。其中,出口茶叶中有1万吨卖到了摩洛哥。

鹤峰县政府相关负责人表示,摩洛哥已成为鹤峰茶企进军北非市场最重要的桥头堡,也是“鹤峰茶,世界品”国际化的战略支点。

青翠源茶业摩洛哥建厂

9月10日,坐落在鹤峰经济开发区的湖北省青翠源茶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青翠源”),董事长刘珏正在与万里之外的摩洛哥工厂员工开视频会,调度企业经营。

支点财经记者通过视频看到,在摩洛哥布斯库拉CFCIM园区,机器轰鸣,80名当地工人正紧锣密鼓地将50公斤大包装分装成200克家庭装“SAHA”牌茶叶。“这是我们在当地的自主品牌,日包装量8吨,非常畅销。”刘珏说,通过摩洛哥工厂,每年出口茶叶超3000吨,创汇近千万美元。

十多年前,刘珏参加全省的一次“走进非洲”经贸活动时,第一次来到了摩洛哥。走访中,他发现当地超市都在卖一种茶叶,销量十分可观,经过确认,这种茶是产自中国的夏秋茶,而自己的家乡鹤峰完全具备生产条件。

“当地人喜欢喝茶,但茶产量不大,大部分都是进口。”刘珏调研发现,摩洛哥有3000多万人,人均日耗茶100克到150克,市场需求很大。卡萨布兰卡港是摩洛哥最繁忙的港口和非洲贸易中转站,非常便捷,刘珏决定尝试向摩洛哥销售茶叶。

摩洛哥市场的开拓有着漫长的历程。从一开始带着20多吨茶叶销售,再到非洲办理出口资质、租工厂及仓库,在摩洛哥的各大城市联系批发部作为经销商,历经十年左右,青翠源已基本覆盖了摩洛哥中小城市和乡镇,逐渐在摩洛哥站稳脚跟。2015年 ,刘珏投资1400多万元从一家美资企业购买3000多平方米的厂房,开始自己建厂,扎根非洲。2016年,他又在摩洛哥建立了5000平方米的贸易加工中心,注册了“PANDA”茶叶品牌。

随着市场的进一步扩大,去年,刘珏再次投资1700万元对摩洛哥工厂改造升级,建成2条全自动化精制茶生产线,增添了色选机、抖筛机等先进设备,年产能从原来的3000吨提升至8000吨。如今,湖北省青翠源茶业有限公司在摩洛哥的工厂已有8条生产线,2025上半年带动鹤峰茶叶出口创汇260万美元。

为更好地应对非洲市场日益增长的旺盛需求,在国际竞争的浪潮中脱颖而出,迫切需要建立自主海外平台。这一想法得到了恩施州政府的大力支持。

8月23日,恩施州大宗茶出海摩洛哥海外仓正式揭牌启用。“在摩洛哥卡萨布兰卡·贝里希德镇鲁瓦萨园区建设海外仓,实现‘鹤峰生产—海外仓直发’模式,在大幅缩短货运周期的同时,降低运输成本和资金风险。”刘珏表示,海外仓建立起一个共享、集约、高效的海外桥头堡,为全州茶企搭建了一个低成本、高效率、低风险的出海平台。依托海外仓实施“统一标准、统一品牌、统一渠道”策略,将“恩施硒茶”的品质优势转化为国际话语权。

越来越多茶企涌入北非市场

8月7日,鹤峰县凯荣实业发展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凯荣公司”)的现代化厂区内,7条智能化生产线正开足马力运转,工人们争分夺秒赶制一批来自摩洛哥价值300万美元的茶叶订单。

“今年上半年已完成1800万美元出口额,现有订单超400万美元。”凯荣公司的总经理钟梅喜介绍,该公司自2019年落户鹤峰县走马镇以来,通过制定发布大宗出口茶质量标准和生产加工技术规程,带动上游多家初制精制茶企配套升级生产设备,智能化、清洁化、标准化生产水平不断提升,出口量不断增长。

摩洛哥每年消耗6万吨中国绿茶,是中国绿茶出口的全球第一大市场。卡萨布兰卡作为摩洛哥经济中心,集中了全国70%的现代工业、55%的企业和一半以上的投资,不仅是消费终端,更是辐射北非、南欧的战略节点。更具吸引力的是两国在“一带一路”框架下的深入合作。作为最早与中国签署“一带一路”倡议的北非国家,摩洛哥已成为中资企业进入非洲的门户。

2024年卡萨布兰卡经贸代表团访问武汉、湖北企业多次赴摩考察的互动轨迹,为茶叶贸易搭建了政策沟通的快车道。

搭乘“一带一路”东风,越来越多的鹤峰茶企把目光投向摩洛哥。

湖北鹤茶茶业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鹤茶集团”)作为县属国有平台企业,围绕茶产业这条主线,通过资源整合、优化布局和产业发展项目,壮大鹤峰茶全面出海,2024年实现销售收入2亿元、出口创汇1000万美元。

“今年以来,鹤茶集团向摩洛哥出口550万美元。3月,鹤茶集团筹资2000万元支持青翠源公司在摩洛哥建设海外仓,助力其拓宽海外市场。针对一些资金短缺的企业,我们帮忙代采原料,等企业资金回笼之后再收回货款。”鹤茶集团董事长王彬舟表示。目前,鹤茶集团新增项目贷款1.7亿元,累计授信总额4.2亿元,并通过供应链贷款的方式为忠翔、走马红、鑫农、凯荣、青翠源等出口茶企提供流动资金8160万元。在第七届湖北鹤峰茶商大会上,鹤茶集团还与摩洛哥成功签订了意向协议。

目前,凯荣实业、鑫农集团、鹤峰三农茶业、湖北忠翔等一批茶企产品出口摩洛哥。

过硬的茶叶品质则是鹤峰众多茶企能够成功突围摩洛哥的关键变量。作为“万里茶道”的源头之一,鹤峰县位于北纬30度黄金产茶带,境内多山、气候湿润,茶树在湿润多雾的环境中积累了饱满的芳香物质和氨基酸,加之近年来鹤峰县全域实施绿色有机等政策的落地,造就了鹤峰茶优良的品质。

政策助力
茶出海跑出“加速度”

深耕“一带一路”,打开北非市场,茶企的出海之路既需要自身努力,也需要政府这双“有形之手”的加持。

2013年,鹤峰县委、县政府鼓励创办“有机茶”试点;2017年,鹤峰县召开县委全会,作出“争创中国有机茶第一县,打造百亿茶产业”的决定,全面吹响茶叶“全域有机”发展的号角,县财政每年安排4000万元专项资金,支持茶产业向有机目标阔步迈进,为鹤峰茶走向世界奠定了坚实的质量基础。

为帮助企业开拓市场,县委、县政府组建企业团队前往摩洛哥进行实地考察,对摩洛哥茶叶市场、投资政策等进行深入了解,起草完成《鹤峰县支持大宗茶出口八条措施》和《鹤峰出口茶品质提升工作实施方案》,为大宗茶出海提供有力的政策支持。

2022年10月,鹤峰县政府还设立了外贸综合服务中心,旨在解决当地企业缺乏专业出口人才、不会操作、不会出口等问题,引导和支持更多企业开展对外贸易。同时外综服务中心还通过整合当地企业资源,架起企业与出口贸易商之间的桥梁,为企业开展对外贸易提供有针对性地、一对一的一站式服务,大大提升了鹤峰茶企出海所需流程的效率,助力鹤峰县外贸企业及鹤峰茶出海健康发展。

2024年7月29日,鹤峰县正式上线茶产业公共信息平台。该平台汇聚了23家规上茶企、7家物流企业及2家快递企业,实现茶叶种植、加工、流通、销售等全过程可追溯,有效解决了信息不对称问题。鹤茶集团作为鹤峰茶产业链的链主企业,通过平台积极与全县茶企对接,有效提升了整个产业链的综合竞争力,实现了品牌联动的营销效应。

鹤峰县政府提出,将大力支持精制茶生产加工企业技改扩能,不断提升生产技工能力和产品质量,积极引导企业走出国门,拓展海外销售市场。鼓励企业深耕以摩洛哥为主的北非茶叶市场,支持县内企业在海外建设包装厂、分销公司或者与海外公司合作成立合资公司,不断推动鹤峰茶产品前移、门店前移、市场前移,拓展鹤峰茶海外市场。

“我们将推动东狮、龙豪、楚茶科技等茶企实现自营出口零的突破,助力凯荣、青翠源、鑫农等茶企进一步扩大出口规模。”鹤峰县茶产业发展促进中心陈昌鸿表示,2025年力争出口创汇额突破6000万美元,茶产业综合产值突破100亿元;到2027年底,全县出口茶备案基地面积超过20万亩,茶叶自营出口量达到1.6万吨,向全国优质茶叶出口基地目标阔步迈进。

(支点财经记者 赵静 张宵祎 / 通讯员 刘心贝)


编辑丨胡馨月
编审丨李剑军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突破1万吨!恩施硒茶远销摩洛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