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作者] 发表于 2025-10-20 09:34

槟榔到底有多害人?它为啥越被骂越受欢迎?3条原因解释清楚

一级致癌物的槟榔为何不禁止售卖?

大家对槟榔都不陌生吧,身边有没有人长期吃槟榔?这样的小零食产值快到1000亿元,每年也有不少人因为它而丧命。
槟榔早就被视为一级致癌物,很多国家已经明令禁止生产或者是使用,甚至是带入境内需要罚款。
就连种植大麻合法化的国家都禁止售卖槟榔,那为何中国仍然在售卖呢?而且样子、口味更是多种多样,随处可见。
那些厂家也总搞活动,像“再来一包”“加钱换购一包”之类的,一直再勾引大家消费,去购买。
很多人本来就想试试,结果一吃就停不下来,哪怕嚼得口腔溃疡,还是一包接一包,就跟上瘾似的停不下来。
最近有个短视频博主挺火,他一边开网约车一边吃槟榔,直播的时候网友会打赏。
后来他吃的槟榔越来越贵,从50块的吃到100块、200块,甚至1000块、5000块的。

再到后来,干槟榔满足不了他了,网约车也不开了,专门坐飞机去海南,作为槟榔的主要产地,当地有很多新鲜的槟榔果。
于是在他最近的视频里,坐在车里直接把一颗槟榔果放进嘴里嚼了几下,突然就控制不住地笑,一边笑一边嚼。
网友在评论里说“看着有点吓人”“感觉槟榔把他大脑控制了,光知道嚼,都不怎么思考了”。
有很多刚刚步入社会的年轻人开始学习网红,嘴里不停地吃着槟榔,不停地发出咀嚼的声音,简直震耳欲聋。
大家不是不知道槟榔有害,卖槟榔的人也不少,可槟榔偏偏卖得越来越火,价格还越来越高呢?
2011年中国槟榔产值是558亿元,今年早就超过1000亿元,十几年时间差不多翻了一倍。
可以证明要不然就是中国人吃槟榔的人在成倍增长,要不然就是每人吃槟榔的个数越来越多。

按统计,全世界至少有6亿人平时会用槟榔,咱们中国用槟榔的人,统计显示超过1亿。
那问题就来了:槟榔为啥越被骂越受欢迎?它到底有多害人?为啥不干脆禁止卖槟榔? 其实槟榔最早不是零食,是药材。
《南方草木状》《齐民要术》《名医别录》这些古书里,都提到过槟榔,说它能祛痰、治脚气、杀寄生虫,功效还挺多。
到了明清时候,嚼槟榔的习惯开始流行,《红楼梦》里就有贾琏跟二姐要槟榔吃的情节。
早期嚼槟榔也是从南方的海南、广东、广西开始流行的,这几个省份靠近槟榔产地,食用槟榔可以理解,那么内陆中的湖南湘潭为何也是槟榔大省?
其实,仔细一算湖南湘潭才是最开始有槟榔小作坊的地方,1995年开始把槟榔加工当成食品工业的支柱产业。
从这个时候开始,槟榔生产加工开始成了一定的规模和体系,四年之后,槟榔产业才算走上正轨,发展得越来越快。

到2017年,湘潭提出目标:三年做到产值300亿元,五年做到500亿元。
对那些一年缴税超过500万的企业,每推出一个新品种,还奖励10万元,支持力度特别大。
产业做大了,吃槟榔的人也越来越多,现在中国嚼槟榔的人,最少有6000万,多的时候能超过1亿。
槟榔能这么快铺开,主要靠三个原因:
第一个是它有社交属性,甚至成了一种文化符号。
湖南当地有句老话:“要到街上走,买槟榔交朋友”,两个人见面,习惯性就掏出一包槟榔,问一句“吃槟榔不咯?”
有研究说,湖南人嚼槟榔的比例高达38.42%,小到3岁的孩子,大到71岁的老人,都有嚼的。
还有个针对湖南娄底市中小学生的调查,发现当地中小学生嚼槟榔的比例是12.4%。

在湘潭,不管是婚丧嫁娶、过节办寿,还是家里请客,槟榔都是必不可少的,婚礼上给客人准备的盘子,一般有两个,一个装喜糖,一个装槟榔。
说起来,这两样吃多了,对口腔都没好处,其实不光是槟榔,不管什么食物,残渣留在嘴里,都会伤牙龈。
这个时候细菌会直接钻进去,最后牙龈萎缩、牙齿变色。
第二个原因是:槟榔本身容易让人上瘾,槟榔里有一种叫槟榔碱的东西,跟尼古丁有点像。
把槟榔放嘴里嚼,槟榔碱很快就会被血液吸收,刺激大脑分泌多巴胺,人会觉得身上发热、精神头足,还有点飘的感觉,甚至控制不住想笑。
要是经常嚼,身体就会慢慢习惯有槟榔碱,想再找到刚开始那种舒服的感觉,就得嚼更多,或者嚼劲儿更大的槟榔。
有的人还会把槟榔跟烟丝混在一起嚼,就为了更过瘾,可一旦不嚼了,体内槟榔碱少了,人就会不舒服。

人会感觉到心情低落、没法集中注意力、睡不着觉,时间长了,心里就觉得没槟榔不行,一焦虑就想嚼,这就是嚼槟榔上瘾的原因。
第三个原因,是品牌方使劲推广,有的品牌搞扫码领红包,最高能领608元;有的搞“再来一包”,中奖率能到40%。
还有的扫码能中奖品,像手机、电动车都有,有这些奖励,就算本来不吃槟榔的人,也会动心买一包试试手气。
既然买了,就想尝尝味道,不知不觉就上瘾了,那槟榔厂家不知道槟榔有害吗?肯定知道,但他们总想着弱化危害。
还打出“养生”的旗号,比如推出枸杞槟榔,说“枸杞加槟榔就是养生”。
还有品牌做“食物槟榔”,说能益味生津、滋阴清热;“奇囊槟榔”说能顺气止痛、养护肠胃;“酵素槟榔”说口感温和、能调节免疫力。
可事实是,不管往槟榔里加什么,都改不了它是一级致癌物的本质,嚼槟榔的人得口腔癌的概率,是普通人的28倍。

要是又嚼槟榔、又抽烟、又喝酒,得口腔癌的概率能到123倍。
槟榔为啥会致癌?因为它对口腔有物理、化学、生物三重伤害,加在一起更严重。
先看物理伤害:槟榔果里有很多硬邦邦的粗纤维,嚼的时候,这些纤维就像砂纸一样,反复磨口腔内壁。
时间长了,就会磨出口腔溃疡,再发展下去就是黏膜纤维化。
而且长期嚼槟榔,人的样子也会变,咬肌变大、牙龈萎缩、牙齿发黑,脸看起来方方正正的。
再看化学伤害:加工槟榔的时候,一般都会加熟石灰,熟石灰会烧已经被磨破的口腔黏膜,让伤口反复发炎,总好不了。
最后是生物伤害:槟榔碱让人上瘾,同时也是种细胞毒药,会直接杀死口腔表皮细胞,引起黏膜纤维化,还会让基因发生突变,增加得癌症的风险。

得了口腔癌,往往要割掉舌头或者半张脸才能保命。
很多做完手术的人,脸上会凹进去一大块,那块皮肤颜色跟周围不一样,因为是从别的地方移植过来的。
可就算割了舌头、割了脸,也不一定能保住命,这样的例子在网络上还是挺多的。
有个人因为吃槟榔得了口腔癌,做完手术复发了三次,最后还是没了,去世前还发消息提醒大家别吃槟榔。
还有个挺火的视频,里面一个男的,因为长期嚼槟榔,左脸肿得厉害,还发了炎,必须做手术。
可打开评论区,不少人还在开玩笑:“吓得我赶紧把剩下的嚼完”“刚买的丢了可惜,再咬一口就扔”“我吃槟榔快20年了,一天吃10包也没这样”。
这就是典型的幸存者偏差,总觉得倒霉事不会落到自己头上,可事实是长期食用槟榔确实会引起病变。

武汉大学口腔医院有组数据:接诊的2608个口腔黏膜下纤维性变患者里,从开始嚼槟榔到出现症状,最短的才两三个月。
刚开始是人吃槟榔,到后来就成了槟榔“吃”人,无论身体有多好,无论是自身有无基础疾病,槟榔都会引发并发症,只是早晚而已。
既然槟榔这么害人,为啥不全面禁止卖?因为一旦禁止售卖,不单单影响农户,更影响当地的经济,往大了说会影响整个国家的GDP。
现在槟榔一年产值快1000亿元,能带动500多万人就业,在海南,有230万农民靠种槟榔过日子。
在湖南,有1500多家跟槟榔相关的企业,还有14000多个个体户,头部企业口味王,2023年营收就有93亿元。
尤其在湘潭,几十万人靠槟榔吃饭,所以槟榔不只是一包零食,它关系到地方的GDP、就业、财政收入,是几百万普通人的生计来源。
要是一下子全禁了,这些人的工作谁来管?产业空出来的缺口谁来补?转型带来的困难谁来承担?

以现在不全面禁售,虽然不是最好的办法,但可能是当下没办法里相对好的选择。 不过妥协不是结束,槟榔产业已经在慢慢变了。
监管方面,用了跟烟草类似的办法,不全面禁售,但不鼓励。
2022年国家广电总局要求,所有槟榔广告都不能播;同时很多地方规定,槟榔包装上必须印“长期嚼会致癌”的警示语,还不准卖给未成年人。
种植方面,海南在大力推进雨林油茶种植,2021年种了10.3万亩,目标是到2025年种到25万亩,综合产值达到20亿元,这也是在给种槟榔的农民找替代作物。
加工方面,湘潭的目标也从“做槟榔品牌”改成了“推动槟榔产业转型升级”,平衡行业发展和大家的健康,已经是必须做的事了。
最后还有个关键因素,就是咱们消费者,越来越多医生和患者在网上说自己的经历。
因为嚼槟榔得口腔癌,最后割了舌头、割了脸,这些真实案例能给大家提个醒。

而且90后、00后越来越看重健康,以前槟榔营销说的“男人味”“上头”,现在听着就像“毁容”“口臭”。
小年轻人最开始吃槟榔,绝对就是跟风,久而久之便开始戒不掉了,如果从现在的年轻人开始不吃槟榔,或许槟榔也会慢慢没人要了。
当然,不管是产业转型,还是大家改变想法,都不是一天两天能成的,但在这之前,每个人都能做个简单又重要的决定。
离槟榔远点,别做要割脸的人,别做成瘾的奴隶,也别抱着试试没关系的想法,不要觉得自己有自控力,可以不被槟榔引诱。
但槟榔可以刺激人的神经,从大脑皮层刺激你,从而让你成瘾,未经过加工的槟榔更是如此。

那些因为槟榔得口腔癌的人,第一次嚼槟榔的时候,肯定也觉得自己不会那么倒霉。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槟榔到底有多害人?它为啥越被骂越受欢迎?3条原因解释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