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香菜别盲目,3 个妙招助你出芽香味超浓郁
咱平常做菜,香菜可是不少人眼中的“点睛之笔”,凉拌菜、火锅、汤品……只要撒上一把香菜,那味道立马就不一样了。可好多朋友反映,自己种香菜不是出芽困难,就是香味不足,那今天我就给大家分享三个超实用的小妙招,保证能让您家香菜出芽快,香味还特别浓郁!咱先来说说第一招——处理种子 。香菜种子和别的菜种子不太一样,它外面裹着一层又厚又硬的壳,这层壳就像给种子穿了一件“防护服”,水和空气都很难进去,那种子吸收不到水分和养分,自然就不容易发芽啦。所以,咱们得先帮种子把这层“防护服”给脱掉。
以前老辈人会把种子放在地上,穿上鞋底带纹路的鞋子,轻轻来回搓,直到种子从“双胞胎”模样变成两半,外壳裂开露出里面的种仁就算成功。但现在咱们也有一些更方便的办法。比如把种子倒在菜板上,摊成硬币那么厚的一层,然后像擀饺子皮那样,用酒瓶或者擀面杖轻轻来回滚压。注意啊,这力度得把握好了,太轻没效果,太重又容易把种子压碎。有的朋友说,用喝剩的啤酒瓶滚压就特别合适,瓶身重量刚好,而且啤酒瓶上的纹路还能起到防滑的作用,能把种壳裂得很均匀,这样一来,种子吸水速度能加快好几倍呢。要是您觉得这些方法还是有点麻烦,还有个超简单的——用锤子敲。把种子用纱布包起来,就像包包子那样,放在案板上,用锤子轻轻敲,边敲边挪动位置,只要听到“沙沙”的声音,就说明种壳已经裂开了,这个时候就可以停手啦。
种子处理好了,接下来就是第二招——催芽 。这催芽的过程也很关键,很多朋友催芽失败,要么是水太多把种子泡烂了,要么是太干种子发不了芽。咱们把碾开的种子放在 30 度左右的温水里泡 4 个小时,这个水温就是手放进去感觉不烫的程度就行。泡完后把种子捞出来,沥干水分。然后呢,找个干净的塑料瓶,在瓶底扎几个小孔用来排水,瓶底先铺一层湿沙土,这湿沙土的湿度要掌握在用手一攥能成团,一捏就散的程度。把种子均匀地撒在沙土上,再盖一层薄薄的沙土,然后把瓶盖拧上,但别拧太紧,留条缝透气就行。把瓶子放在阴凉的地方,每天打开看看,如果沙土干了就喷点水,一般两天左右就能看到种子露白,这个时候种子就相当于睡醒了,活力满满,就可以拿去播种啦。
当然,还有一种用赤霉素催芽的方法也挺不错。赤霉素是植物本来就有的信号分子,用它催芽还挺安全的。找一个 500 毫升的矿泉水瓶,兑入 0.05 克赤霉素粉,然后使劲摇晃,直到完全看不见颗粒为止。把种子放进去浸泡 7 个小时左右,水面上可能会浮起一层油膜似的碎屑,这就是被软化的种皮。泡完之后不用清洗,直接连水带籽倒进育苗盒,在上面盖一层椰糠,然后就不用管太多啦。过不了几天,您就会惊喜地发现,种子已经顶着壳,冒出小芽啦。不过大家要注意,赤霉素的浓度可别弄错了,要是超过 200ppm,芽就会长得很细,像牙签一样,控制在 100ppm 以内是比较安全的。
最后就是第三招——播种和养护 。很多人种香菜喜欢把土盖得厚厚的,其实这样反而不利于出苗。咱们把催好芽的种子均匀撒在土里,覆土只要 0.3 到 0.5 厘米就够了,也就比指甲盖稍微厚那么一点点,然后用手轻轻按一下,让种子和土壤紧密贴合就行。
种好之后,接下来的养护工作也不能马虎。香菜是“怕冷又怕热”的主儿,15 - 20°C 是它最喜欢的温度,在这个温度区间内,它才愿意乖乖发芽。如果低于 10°C,它就变得懒懒散散,不爱出芽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