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工作将被AI取代?马斯克再发激进预言:未来无需为谋生工作
近日,美国亿万富翁、企业家埃隆・马斯克在社交平台X上抛出一则引发广泛讨论的观点——他明确表示,未来所有工作岗位都将被机器人与人工智能取代。这一言论并非凭空而生,而是马斯克在回应美国企业家杰森・卡拉卡尼斯的帖子时提出的,当时卡拉卡尼斯刚刚分享了亚马逊计划将75%运营流程实现自动化的相关内容,马斯克的评论则将“行业自动化”话题推向了“全民岗位替代”的更宏观层面。
在马斯克看来,AI与机器人对人类工作的替代并非局部或阶段性现象,而是覆盖所有领域的终极趋势。他进一步补充道,当这一趋势完全实现后,“工作将不再是必需品”,人类的生活模式也将随之改变——届时人们无需为谋生而被迫工作,反而可以投入到更具自主性的活动中,比如亲手种植蔬菜,而非依赖商店购买。
这种对未来社会形态的设想,既体现了马斯克对技术颠覆性的判断,也暗含着他对“技术解放人类”的乐观预期,不过也引发了外界对“失业后人类价值如何实现”“社会资源如何分配”等问题的担忧。
这并非马斯克首次就AI与自动化发表激进观点。早在9月30日,他就曾宣布推出基于人工智能的信息平台Grok,当时他便强调,开发这类AI产品是迈向AI终极目标——“探索宇宙”的必要一步。
在马斯克的技术蓝图中,AI不仅是提升生产效率、替代人类劳动的工具,更被赋予了帮助人类突破认知边界、探索更广阔世界的使命。这种思路也让他的每一次技术动作都备受关注,既吸引了大量科技爱好者的支持,也让部分行业从业者对技术快速迭代可能带来的冲击感到焦虑。
不过,尽管技术替代的趋势已显现,但“所有工作岗位都被取代”的说法仍存在争议。有行业专家指出,AI与机器人目前更擅长处理规则明确、重复性强的任务,而对于需要创造力、情感沟通、复杂决策的工作,比如艺术家、心理咨询师、企业战略顾问等,短期内仍难以完全替代。
此外,技术迭代往往会催生新的工作岗位,就像工业革命时期机器取代了部分手工劳动,却也创造了工程师、产业工人等新职业一样,AI时代也可能出现AI训练师、机器人运维师、人机协作协调员等新兴岗位,人类的工作内容或许会发生改变,但“完全无工可做”的情况可能需要更长时间才会出现。
目前,关于AI与机器人对就业市场的具体影响,尚无统一结论,但越来越多的国家与企业已开始着手应对相关挑战。部分国家通过立法规范AI应用、加大对劳动者的技能培训投入;一些企业则尝试“人机协作”模式,让技术成为辅助人类工作的工具,而非单纯的替代者。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