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作者] 发表于 2025-10-23 10:48

中国外贸“东方不亮西方亮”!一带一路揽17万亿,白宫制裁成笑话

面对全球贸易保护主义浪潮,中国外贸不仅没有退缩,反而以一连串逆势增长的数据,展现出令人瞩目的韧性。
10月13日,海关总署发布的外贸“三季报”显示,2025年前三季度,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33.61万亿元,同比增长4%,增速较前8个月加快0.5个百分点。
特别是三季度,我国进出口增长6%,较一季度的1.3%和二季度的4.5%明显提速。



逆势增长:外贸数据背后的韧性与活力在全球贸易保护主义抬头的不利环境下,中国外贸却展现出强劲的增长势头。从月度数据看,9月份我国进出口总值4.04万亿元,同比增长8%,增速创年内单月新高。
这一数据凸显出中国外贸的韧性和活力。
出口和进口已连续4个月实现同比双增长。其中9月出口同比增长8.3%,进口增长7.4%,均较8月份大幅提速。
这些数字背后,是中国外贸企业面对复杂国际环境的不懈努力和创新能力。
海关总署副署长王军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总的看,前三季度,各地各部门攻坚克难、努力拼搏,广大外贸企业积极应变、开拓创新,我国外贸韧性彰显、结构优化,实现了量质齐升。

多元市场:东方不亮西方亮的战略调整在全球贸易格局重塑的背景下,中国外贸的“朋友圈”正在不断拓展和优化。今年前三季度,我国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进出口17.37万亿元,增长6.2%。
这一增速高出整体进出口增速2.2个百分点。
特别值得关注的是,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占我国进出口总值的比重已提升至51.7%,首次超过五成。

这一历史性突破意味着中国外贸市场多元化战略取得实质性进展。
从区域看,我国对东盟、拉美、非洲、中亚等新兴市场的进出口分别增长9.6%、3.9%、19.5%和16.7%。
与这些地区贸易往来的加强,有效对冲了传统市场的风险。
商务部新闻发言人何咏前在例行新闻发布会上指出,我国外贸伙伴日益多元,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进出口占比提高,同时对同我建交的最不发达国家实施100%税目产品零关税。

结构优化:从“中国制造”到“中国智造”的转型升级仔细观察中国外贸的内部结构,可以发现正在发生的深刻变革。出口产品结构持续优化,高技术产品出口同比增长11.9%,对同期整体出口增长贡献率超三成。
在具体产品类别上,工业机器人增长54.9%,风电设备、储能产品等出口也保持两位数增长。
这些数据反映出中国出口正从数量扩张向质量提升转变。
民营企业在外贸中的作用日益突出。截至三季度末,我国有进出口实绩的民营企业61.3万家,进出口19.16万亿元,同比增长7.8%。
民营企业已连续22个季度保持增长。
第138届广交会的情况也印证了这一趋势。本届广交会拥有高新技术的企业首次突破1万家,占出口展企业总数的34%。
这意味着每3家参展企业中,就有1家是手握“硬科技”的创新主力军。



应对挑战:全球贸易环境变化下的中国智慧2025年,全球贸易环境面临严峻挑战。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总裁格奥尔基耶娃指出,特朗普关税的克制全球反应帮助促进了增长。
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的分析显示,特朗普关税成本将更多地由美国企业承担,而非外国卖家。
这可能也是中国外贸能够应对挑战的原因之一。
面对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中国政府持续推出稳外贸政策。商务部表示,将进一步加强政策储备,适时推出新的稳外贸政策。
同时,积极释放已出台政策的效能。
在贸易便利化方面,中国海关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对口部门签署了100余份合作文件,其中农食产品准入文件70余份。
这些举措为外贸企业创造了更加便利的通关环境。



未来展望:中国外贸的韧性与潜力展望未来,中国外贸虽然面临不确定性和困难增多等挑战,但也具备持续增长的坚实基础。
商务部新闻发言人何咏前表示,尽管当前全球经贸环境复杂严峻,但我们相信,中国外贸将以更强的韧性、更足的活力、更好的合作来应对各种不确定性。
从长期看,中国经济的基础稳、优势多、韧性强、潜能大,长期向好的支撑条件和基本趋势没有变。
超大规模市场和完整产业体系的优势依然突出。
正如第138届广交会所示,万商云集珠江畔的场景,正是全球市场对中国经济投下的信任票。
中国外贸的逆势增长,不仅为国内经济稳定提供了支撑,也为全球贸易注入了确定性。
广交会展馆内,一位带着儿子参会的缅甸采购商期待“广交之缘”代代相传;湖南七七科技的苗族总经理杨淑亭,则带领1386名村民通过广交会打开了海外市场。
这样的故事背后,是中国外贸在风浪中稳健前行、在创新中积蓄动能的缩影。
全球合作伙伴已从5年前的140家跃升至227家,覆盖的国家和地区从61个增至110个。这个世界规模最大的国际合作平台,正在重新定义全球贸易的格局。
#外贸##美国##经济##美国对华贸易战#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中国外贸“东方不亮西方亮”!一带一路揽17万亿,白宫制裁成笑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