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作者] 发表于 2025-10-23 10:49

1元奶茶狂卖2亿杯,平台巨亏148亿!骑手:终于能好好吃饭了


文章已开通全网一键维权,未经授权一律举报
首发|品牌官作者|品牌官



引言:“满 25 减 21”“1 元喝奶茶”——2025 暑假的外卖界面,被密集的低价弹窗彻底点燃。
这个暑假,谁没薅过一杯奶茶?


图源:某外卖平台

数据显示,市场日均订单量从年初的 1 亿单飙升至 7 月中旬的 2.5 亿单,外卖平台单周因下单量突破峰值一度“崩了”。


图源:羊城晚报

从写字楼到校园,消费者指尖轻点就能薅到的低价奶茶,成了无数人的“夏日续命水”。

但这场热闹非凡的低价狂欢,却在 8 月突然按下暂停键:市场监管总局的约谈与10月15日《反不正当竞争法》的红线双重发力,美团、京东外卖等平台纷纷叫停恶性补贴。


图源:新华社

当 1 元奶茶的优惠券陆续失效,留下的不仅是暴涨的订单数据,更是行业对 “低价狂欢” 的深刻拷问。


爆单!
单店日接千单却笑不出来

暑假外卖战场的 “战绩” 堪称疯狂:某连锁奶茶品牌单店日接订单超 1200 单,骑手取餐排队的长度从吧台排到街角。


图源:小红书

平台端更是野心尽显,京东外卖砸出百亿补贴,美团、饿了么紧随其后,“贴钱换订单” 的玩法让奶茶价格实付金额连一杯矿泉水的钱都不到,直接“一夜回到解放前”。


图源:小红书

但热闹背后,质疑声早已浮现。

有商家算过一笔账:一杯标价 19元的奶茶,参与活动后,消费者实付5元;扣除平台的抽佣、2 元配送费和 3 元原料成本,卖一杯收入只有1.69元。


图源:第一财经日报

这种情况不止出现在奶茶行业,其他餐饮行业也存在这种“倒贴”情况。


图源:微博

可若是不参与补贴活动,订单量暴跌,熟客被3元一杯的低价吸引走,迎来的还是“关门大吉”的结局,只能咬牙跟进。

订单越多,亏得越多,可不参与补贴,没有流量就没有生意。这种 “爆单却亏损,不敢睁眼看数据” 的悖论,成了中小商家的集体困境。


图源:小红书

表面看,消费者喝到了 3 元一杯的奶茶,平台拿到了亮眼的订单数据,商家有了 “火爆” 的场面,但实际上,这场狂欢的代价最终由整个行业承担。

爆单带来的不是共赢,而是 “平台烧钱、商家赔本” 的诡异局面。


图源:投中网

当订单量的泡沫被戳破,一个尖锐问题摆在眼前:靠低价堆出来的爆单,究竟是行业繁荣还是集体内耗?


三方买单
谁为 1 元奶茶付出了 10 倍成本?

低价狂欢的第一笔账,记在了商家头上,而且这笔帐比想象中更沉重。

调研显示,当低价订单占比过高时,受原料等客观条件影响,超过半数的小微商户会面临亏损风险。


图源:羊城晚报

为了止损,以麻辣烫为例,有的麻辣烫商家会用不新鲜的食材,比如泡发后发黏的木耳、叶子发蔫的青菜,还有冻了又化的丸子,悄悄降低成本。



更无奈的是,大型连锁品牌能靠总部补贴扛过低价战,中小商户却只能在 “不补贴没流量,补贴亏成本” 的夹缝里挣扎,不少开了多年的夫妻店最终撑不下去,选择闭店转让。


图源:小红书

资本的 “输血” 也有极限。以京东为例,根据财报来看,京东集团2025 年二季度净利润显著下滑。

原因显而易见,直指暑假“杀”出的京东外卖。


图源:京东集团第二季度财报

平台以为靠补贴能锁住用户,却发现在低价订单里,大部分用户其实都是专门薅优惠的 “羊毛党”,哪个补贴多就用哪个,平台花了大价钱吸引用户,最后却留不住人,相当于“竹篮打水一场空”。


图源:小红书

这场 “烧钱游戏” 的逻辑简单粗暴:用补贴换订单,用订单换市场份额。可用户黏性完全依赖补贴,一旦优惠缩水,订单量便随之下滑。

靠亏损撑起的市场地位,如同空中楼阁,终难长久。

而订单暴涨的背后,是骑手们停不下来的车轮。补贴最激烈时,骑手日均配送量从 40 单飙升至 100 单,配送时间却没增加,超时罚款风险陡增,不少人连吃饭、睡觉都在电动车上解决。


图源:小红书

更残酷的是,补贴退潮后订单量骤降,收入也跟着 “腰斩”,所谓的 “高收入” 不过是用健康换的短期收益。


图源:小红书

这场低价狂欢,看似是消费者得了实惠,实则是商家、平台、骑手三方买单,付出的代价远比一杯低价奶茶的钱要多得多。

pic/pxnzmxy24gj.jpg
刹车!
新法出手,救了整个行业

这场无序竞争的终结,始于法律的刚性约束,给狂奔的 “低价战车” 踩下了急刹车。

pic/fvcntc5lnww.jpg
图源: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新修订的《反不正当竞争法》明确禁止 “低于成本价销售,扰乱市场秩序”的经营行为涉嫌违法。

pic/znz1nilesab.jpg
图源:国家市场监督管理局

对比以往,当前处罚标准明显提高,不再是小额罚款就能了事,对违规行为的震慑力更强。

pic/o1x53lrma03.jpg
图源: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一开始大众对此法颇有微词,习惯了3元喝奶茶,5元点外卖,觉得“我喝一杯奶茶怎么就被人针对了呢?”,在社交平台吐槽“真的喝不起了。”

pic/cqipbdy1cqd.jpg
图源:小红书

但随着新法落地,大家慢慢发现,新法的价值远不止叫停一场价格战,更是给混乱的行业“大扫除”。

pic/ybkkzhyzbn2.jpg
图源:小红书

对商家而言,是一场“酣畅淋漓”的松绑。终于不用被平台逼着参与满减,能自主定价、靠品质赚钱。

pic/kbpbgpqdkag.jpg
图源:小红书

对用户来说,“低价低质” 的陷阱被堵住,找回了消费安全感。不少消费者反馈 “外卖分量变足了,口感也变好了”。

pic/fh2ynladvqr.jpg
图源:小红书

更重要的是,行业终于从 “比谁烧钱狠” 的内卷,回到了 “比谁服务好” 的正轨。不少商家开始专注于提升产品质量和服务体验。而不是纠结于帐本上的“今日补贴”。

现在再回头看,新法的实施不是 “剥夺了消费者的优惠”,而是让行业回归健康生态。

商家有合理利润,能用心做产品;用户花合理价格,能买到优质服务;平台靠服务盈利,不用再靠烧钱续命。

pic/pbj3vkbudmc.jpg
图源:21经济网

这场法律主导的 “行业整顿”,虽然一开始有阵痛,但最终给商家、用户、平台都带来了长远的好处,也让外卖行业终于摆脱了 “低价狂欢” 的泥潭,朝着更可持续的方向发展。

pic/b2yiapjnfac.jpg
告别 1 元奶茶后
外卖行业靠什么活?

补贴退潮后,平台早已跳出 “烧钱换订单” 的惯性思维,纷纷瞄准新赛道发力,试图用 “服务赋能” 取代 “价格战”。

美团启动中小商户发展扶持计划,单店助力金最高达 5 万元,覆盖超 10 万家门店。

pic/aa5e3e4rwqv.jpg
图源:新华网

京东外卖聚焦 “品质外卖”,培育“品质商家”,助力商家增利。

pic/bxwbbeztndt.jpg
图源:新华网

曾经的 “价格牌” 被换成了 “服务牌”,配送时效、菜品品质、售后保障成为新的竞争焦点。

新法推动下,行业正从 “野蛮生长” 转向 “精耕细作”,商家们不再扎堆搞低价,而是纷纷挖掘自身特色,走出差异化路线。

有的奶茶店推出 “季节限定鲜果茶”,用当季橙子、葡萄做卖点,就算不打折也能留住回头客。

pic/gt152wyatd0.jpg
图源:小红书

有的主打 “健康概念”,用鲜奶、低卡糖做差异化,客单价提到 25 元仍有人买单。

pic/gss5fbtcfks.jpg
图源:小红书

从平台支持的首批商家情况来看,有不少商家的订单和收入都有了明显提升,这说明消费者真正在意的不是单纯的低价,而是实实在在的性价比。

pic/oi42obw4txz.jpg
写在最后

这个暑假的 1 元奶茶,像一场短暂的狂欢。

新增订单里,大部分实际付款金额都很低,这说明消费者对低价确实有很强的需求,但商家 “做一笔生意亏一笔” 的模式,肯定没办法长期维持。

pic/czlurbn2dgr.jpg
图源:小红书

当补贴的潮水退去,我们才看清,外卖行业的健康发展,从来不是 “平台烧钱、商家赔本、用户薅羊毛” 的零和博弈,而是需要三方共赢的生态。

《反不正当竞争法》的出手,给出了第一个明确答案:竞争不能突破成本红线,更不能牺牲品质与权益。

pic/w5uzxbzv035.jpg
图源:北京日报

但真正的平衡,仍需行业持续探索:平台要少些 “烧钱博弈”,多些 “赋能支持”;商家要跳出 “低价内卷”,靠品质建立口碑;消费者也要理性看待价格,接受 “一分钱一分货” 的市场规律。

当 1 元奶茶的狂欢散去,我们期待的不是价格回涨,而是一个 “平台盈利、商家赚钱、用户满意” 的健康生态 —— 这,才是外卖行业真正的 “长久答案”。

pic/ngw5xpjsuq2.jpg
图源:央视网

毕竟,能长期喝到新鲜、好喝的奶茶,比偶尔薅到 1 元的羊毛,更值得期待。

对此,您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发表您的意见或者看法,谢谢。
#头条深一度#
pic/v54adghdoef.gif
国内运营最早的财经自媒体,百万商界精英的必备读本,聚焦每日热点事件、财经人物、创投故事、财富商机等内容!每日为您提供更真实、更专业的商业报道,欢迎关注@品牌官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1元奶茶狂卖2亿杯,平台巨亏148亿!骑手:终于能好好吃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