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作者] 发表于 2025-10-26 15:29

为什么柳州螺蛳粉不臭?游客常识被颠覆,是谁“搞臭”了螺蛳粉?


在柳州的街头,一碗接着一碗的螺蛳粉被端上餐桌,但真正走进这座城市的粉店,不少人都会产生一种错愕,螺蛳粉怎么不臭?哪怕是端上桌的那一刻,汤头泛着红油,酸笋切得厚实,鼻子贴近也只是闻到一丝清爽的酸味,和印象中那种隔着三条街都能闻到味道完全不一样。
有很多人觉着,是不是店家偷工减料了?又或者这是“旅游版”的清淡配方?但真相并不在这,在柳州本地,螺蛳粉确实没有臭味,与其说是“没有臭味”,不如说它的臭是经过调和之后的那种醇香,没有冲鼻的刺痛感,只有层次丰富的酸味、发酵香和鲜美的汤味。

明白了螺蛳粉的味道差异,就不得不提及那个让人又爱又恨的酸笋了,在外地,对螺蛳粉的第一印象往往在打开酸笋包的第一时间就被永久定格了。
那股直冲天灵盖的味道,几乎盖过了粉本身的香辣,可到了柳州本地,不少粉店即便酸笋给得足,味道也收敛许多,并非是他们的技巧高超,而是使用的原材料就不一样。

柳州粉店用的酸笋,基本都靠当地新鲜竹笋手工腌制而成,真正的发酵周期从三个月起步,有些甚至一年才能出缸。
新鲜竹笋去皮处理后,会被浸入上一轮腌制的“老酸水”中,那些装在碳缸里的乳酸菌,悄无声息地完成风味的重塑,传统工艺中,只有笋、水、时间,没有现代速食工业里那种杀菌、防腐、催发的技术堆叠。

说起竹笋,也得提提柳州的地理位置和气候底子。大多数人以为笋只产于冬春,但广西柳州属于南疆亚热带湿润气候区,全年温暖多雨,竹子种类丰富,不同季节都有笋可采。
据调查数据显示,广西适合食用的竹种有41种,冬春产的17种,夏秋产的多达24种,这也意味着柳州的酸笋加工厂一年四季都能获得新鲜原料。

不过,夏秋两季竹笋因为日照强烈,容易积累单宁和紫杉氰糖苷,导致口感苦涩。这类笋直接下锅不够好吃,就成了酸笋的最佳候选。腌制过程反而让这些苦味转化掉,在乳酸菌的作用下,生成各种有机酸和醇类风味物质,也就成就了柳州本地酸笋独特的“酸香不臭”。
而影响酸笋气味的核心,还在于那些微量存在却威力强大的挥发性化合物——对甲苯酚、吲哚、硫化氢等,这些成分一旦发酵时间不够、环境不稳定、储运不当,就会在酸笋中爆发出猛烈的气味。

问题也就出在这儿,十多年前速食螺蛳粉产业刚刚起步,很多工厂是作坊起家,根本没有规范的发酵管理。
酸笋为了赶工缩短发酵周期,在气味还没“稳定”之前就被封装入袋,在高温杀菌、密封包装、长途运输的多重作用下,袋中的酸笋不仅没有继续熟成,反而在高温中“炸开”了潜藏的臭味分子。

早期素食螺蛳粉甚至被邻居投诉,因为炒酸笋的味道太浓,有的小工厂开在居民楼内,气味熏得周围人翻脸。有的产品保质期仅10天,包装极其简陋,但就是靠这种强烈的味觉冲击打开市场。
人们第一次吃到袋装螺蛳粉时,震惊于那股“上头”的酸臭感。但正是这种刺激的、超出认知的味道,在社交网络上引发了病毒式传播。大家争相挑战“谁能吃得下臭臭的粉”,反而让它成为一个现象级产品。

可这种早期的“爆臭”酸笋,并不代表柳州本地的味道标准。于是柳州市政府开始行动,2018年将“柳州螺蛳粉”申请为地理标志产品,限定只有在柳州本地,使用认证材料的工厂才可使用这个称号。
随后几年,柳州通过不断淘汰小作坊,引入冷链运输、溶冻发酵、巴氏杀菌等技术,把酸笋的生产流程逐步规范化。如今大多数品牌的酸笋已经能做到不变质、不爆臭,即使是袋装产品也能保留鲜香而非刺鼻。

问题的所在也在这里,螺蛳粉的味道明明可以控制,但是有些商家还是刻意的保留了臭味,甚至以臭的才正宗为宣传来吸引消费者,有的品牌企业不惜高新聘请闻臭师,专门检验酸笋的气味层次,这套复杂的气味体系,已经成为产品定位的重要部分。
因为人类的嗅觉与情绪、记忆的联系极为紧密,那些吃过一口就皱眉、却又忍不住再来一口的消费者,正是品牌的忠实簇拥者,在消费者的记忆中,那股臭味已经不再是生理的刺激,而是独特文化体验的载体。

2024年,柳州螺蛳粉产业规模已突破750亿元,早已超越地方小吃的范畴,成为横跨农业、食品加工、电商、文旅的全链条经济体系,带动就业人数超过30万,围绕着这碗酸辣粉,展开了一条包含从原材料种植到包装运输再到社交传播与品牌策划的产业链。
在螺蛳粉大力推广的同时,那些曾经默默无闻的柳州品牌,比如五菱宏光、两面针、清嗓喉宝,也因为这碗粉在社交语境中频频“被带飞”,在柳州这座在很多人眼中都模糊不清的城市,也逐渐变成了人们打卡旅游的存在。

究竟是谁搞臭了螺蛳粉?也许是时代的选择,又或许是工业化的必经之路。但臭得恰到好处、香得张弛有度、酸得令人上头,这些复杂的味觉标签,让螺蛳粉不只是食物,而是一种城市文化的沉淀与表达。
不是每个城市都能通过一碗粉让人记住,但柳州做到了。不管是鲜食的温和派,还是速食的重口味,螺蛳粉都成为了柳州向外界展示自己的方式。从街边摊走向商超货架,再从本地小吃跃升为国家级IP,它完成了一场城市身份的逆袭。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为什么柳州螺蛳粉不臭?游客常识被颠覆,是谁“搞臭”了螺蛳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