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作者] 发表于 2025-10-26 20:46

百事可乐由康师傅造?饮料代工模式背后藏着的行业密码



“一瓶听装百事可乐,生产商标签上赫然印着“康师傅”,消费者在社交媒体上的惊奇发现,掀开了饮料行业代工模式的一角。”

“产量不足的时候代工很正常。”10月24日,百事可乐工作人员对网友发现听装百事可乐生产商为康师傅的回应,揭开了饮料行业日常运作的一面。



康师傅饮品工作人员进一步介绍,双方早在2012年就结成了“康百联盟”,目前百事可乐在全国仅有4家自有工厂,其余地区产品基本由康师傅工厂生产。

这场已持续十余年的合作,背后是饮料行业普遍却鲜为人知的代工模式。

01 “康百联盟”:一场十余年的战略合作

康师傅与百事的结盟,并非近期的新鲜事,而是早在2012年就获得了商务部的批准。

根据当时的协议,百事将把其在中国的非酒精饮料装瓶业务股权全部出让给康师傅饮品控股有限公司,并由此获得康师傅饮品控股5%的权益。

这意味着一个全新软饮生产商的诞生。

当时,康师傅公关部新闻发言人陈功儒对此的解释是:“用一個通俗的方式來講,一旦這個協議獲得政府批准,大家在市場上喝到的百事可樂是由康師傅來生產銷售的。”

作为饮料的“最高机密”,百事可乐的独特配方部分则由百事负责提供。

这一联盟在当时被业内视为双赢之举:康师傅在以往并不擅长的碳酸饮料业务方面获得长足进步,百事也可借康师傅成熟的分销渠道扭转亏损局面。

02 代工模式:饮料行业的普遍现象

代工生产(OEM)在饮料行业其实是一种极为常见的商业模式。

不仅仅是百事,另一饮料巨头可口可乐在中国也采用类似的模式。可口可乐在中国的三个装瓶合作伙伴是中粮可口可乐、太古可口可乐和珠海可口可乐,产品均由这三家生产。

这种模式的核心是品牌方将生产与营销分离,把重点放在产品设计和市场营销推广上,实现轻资产运作。

品牌中国产业联盟秘书长王永曾表示,此类收购不但可以丰富康师傅的品牌群、分散风险,也有利于在细分市场做大做强。

对于消费者担忧的品质问题,康师傅饮品工作人员解释,合作基于成本与产能等多方面考量,产品采用百事可乐提供的核心技术及浓缩液,因此在质量和味道上并没有任何差异。



03 商业逻辑:为何选择代工?

饮料行业选择代工模式,背后有着清晰的商业逻辑。

品牌方通过代工可以轻资产运作,将更多资源投入到品牌建设和市场营销中。

对于百事这样的跨国企业,与康师傅结盟使其能够借助康师傅庞大的通路下沉到二、三线市场,这是跨国企业相对薄弱的环节。

从产能角度看,代工模式能快速响应市场需求变化。当某地市场需求激增,自有工厂产能不足时,代工厂可以迅速补充产能。

对企业来说,这种模式在短期内能缓解产能压力。

中投顾问食品行业研究员周思然指出,“康百联盟”的实现改变了饮料业当时的格局,加剧了企业间竞争压力。

04 行业启示:代工并非质量原罪

近期引发关注的代工事件不止百事可乐一家。

今年5月,“娃哈哈纯净水由今麦郎代工”话题也登上微博热搜,娃哈哈随后发布声明确认了与今麦郎的委托代工关系。

这些事件引发了公众对代工模式的广泛讨论。

业内人士坦言,产品质量问题与代工模式没有直接的关系,关键在于它的质量内控体系,以及它对于代工厂的监管力度。

盘古智库高级研究员江瀚分析称,代工本身并不必然损害品牌形象,但如果代工厂出现质量问题或负面新闻,可能会间接影响到品牌的声誉。

因此,品牌持有者通常会非常谨慎地选择合作伙伴,并且在合同中明确规定质量要求和服务水平协议。

05 未来展望:代工模式将长期存在

在饮料行业,代工模式预计将长期存在,并持续发展。

代工是产业链成熟后细化分工下的必然产物,公众需要理性看待。短期来看,代工模式能缓解产能压力;长期则需企业通过积极沟通与技术创新,弥合消费者认知与工业逻辑的鸿沟。

对于康师傅和百事的联盟,康师傅董事长魏应州曾公开表示,希望能与可口可乐在市场上一较高下。

而这一联盟使得这一曾被视為不切實際的言論變得輪廓清晰起來。

由于目前各品牌所佔市場份额基本稳定,中国的饮料行业格局不会马上受到很大冲击。但長遠來看,结盟势必对中国饮品界未來的格局产生深远影响。

如今,康师傅与百事的联盟已走过十多年。康师傅凭借百事的品牌影响力完善了产品线,百事则依托康师傅的渠道网络深入中国市场。

消费者手中的一罐可乐,揭开的不仅是两家企业的合作,更是现代饮料行业成熟而复杂的生产模式。

在质量与味道不变的承诺下,代工模式已成为支撑行业运转的一根无形支柱。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百事可乐由康师傅造?饮料代工模式背后藏着的行业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