螃蟹的这些地方不能吃!
金秋时节,蟹肥膏满,正是品尝螃蟹的最佳时节。蒸得通红的螃蟹端上桌,掰开蟹壳,满是金黄的蟹黄,一口下去,鲜醇回甘,是无数人的秋日期待。
但很多人不知道,螃蟹身上藏着三处,“安全隐患区”,误食不仅影响口感,还可能危害健康,必须彻底剔除。
1.蟹鳃
翻开蟹壳,两侧像羽毛一样轻盈、呈灰白色的软组织就是蟹鳃,它是螃蟹的呼吸器官,相当于人类的肺。
螃蟹生活在水底淤泥中,蟹鳃会过滤,水中的泥沙、细菌甚至寄生虫卵,这些有害物质,会附着在鳃丝缝隙里,即便高温蒸煮,也可能有残留。
不少人觉得,蟹鳃软嫩,会随手嚼食,却不知这是在“吃脏东西”,长期误食,容易引发肠胃不适。
2.蟹胃
它藏在蟹黄中间,是一个小小的、三角形的囊状结构,颜色多为,青黑色或灰白色,也被称为“蟹和尚”。
螃蟹是杂食性生物,既吃水生植物,也吃腐烂的小鱼小虾,蟹胃,就是储存这些,食物残渣的“仓库”,里面可能残留未消化的淤泥、细菌,甚至有重金属沉积。
很多人吃蟹黄时,图方便,会连同蟹胃,一起吞下,殊不知这口“鲜香”,里藏着不少脏东西,尤其是肠胃敏感人群,误食后,可能出现腹痛、腹泻。
3.蟹肠
它是一条细细的黑色线条,一端连接蟹胃,另一端通向螃蟹的尾部。
蟹肠的作用,是排出螃蟹的粪便和代谢废物,里面充满了细菌和污染物,是典型的“毒素通道”。
有些人为了不浪费蟹肉,会啃咬螃蟹尾部的肉质,很容易把蟹肠也咬碎,让有害物质混入口中。
其实蟹肠口感粗糙,毫无鲜味,剔除时只需捏住螃蟹尾部,轻轻一拉,就能完整取出,既不麻烦,又能吃得安心。
食蟹的乐趣,在于“鲜”,更在于“安”。只要记住“去鳃、挖胃、抽肠”,这三个步骤,就能放心享受秋日蟹宴的美味,让每一口鲜香,都来得无后顾之忧。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