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襄蒸肉香到骨子里!肉软米糯超入味,一口就解馋
去年秋天我去定襄看表姨,刚走到她家胡同口,就闻到一股特别勾人的香味,不是油炸的香,是那种温温柔柔、裹着肉香和米香的味道,顺着门缝往屋里钻。我赶紧加快脚步敲门,表姨一开门就笑着说:“知道你爱吃肉,特意给你蒸了定襄蒸肉,再等十分钟就好!”
进了屋我就蹲在厨房门口看,灶上的大蒸锅冒着白气,香味更浓了。表姨掀开锅盖的瞬间,我眼睛都亮了 —— 碗里的肉裹着金黄的米,油亮亮的,肉看着软乎乎的,米也吸满了肉汁。表姨给我盛了一勺,我吹凉了咬一口,天呐!肉一点不柴,嚼着软嫩还带点弹,米吸足了肉香,还有点甜甜的,连吃两口都不觉得腻。表姨说这是她们当地逢年过节必做的菜,谁家蒸肉香,街坊邻居都能闻着来串门,这就是定襄人最实在的烟火气。
表姨说做定襄蒸肉,食材不用多贵,但得选 “跟人亲” 的,就是咱老百姓常吃、知根知底的料,吃着才放心。
首先是肉,必须选本地散养的猪身上的五花肉,表姨说这种猪平时在地里跑,肉不柴也不腥,肥瘦相间的比例刚好,蒸出来油能渗到米里,肉还不腻。我之前在城里买过冷冻五花肉试,蒸出来香味差远了,表姨说这就是 “肉跟人的关系”—— 本地猪是老乡看着长大的,肉质更实在。
然后是米,得用定襄本地的小米,不是那种精细的小米,是颗粒稍微粗点的,表姨说这种米吸汤不烂,蒸出来有嚼头。她每次都用自己家种的小米,晒干了装在布袋子里,用的时候抓一把,泡一泡就透着米香。
调料也简单,就是家里常用的花椒、八角、生姜、酱油,不过表姨的花椒是秋天自己在山上摘的,晒干了磨成粉,比买的袋装花椒香多了。她说做蒸肉不用放太多调料,不然会盖过肉和米的本味,咱吃的就是这份实在。
6步搞定地道定襄蒸肉,每步都有小窍门
表姨怕我记不住,特意一步一步教我,我都记在小本本上了,现在分享给大家,新手也能学会!
第一步:处理五花肉。把五花肉切成 3 厘米左右的方块,然后用温水泡 10 分钟,把血水泡出来。这一步的技巧要点在于,泡的时候要多换两次水,不然肉会有腥味,切的时候别太细,不然蒸出来容易碎,吃着不过瘾。
第二步:泡小米。把小米淘洗干净,然后用清水泡 30 分钟。这一步的技巧要点在于,泡到小米捏着有点软就行,不用泡太久,不然蒸出来会烂成泥,没有颗粒感,泡好后要把水沥干。
第三步:炒香调料。锅里放一点点油,油热后放入花椒、八角、姜片炒香,然后关火,把调料捞出来,只留炒过的油。这一步的技巧要点在于,别用大火炒,不然调料容易糊,炒出来的油会发苦,小火慢慢炒出香味就行。
第四步:拌肉和米。把沥干水的五花肉放进盆里,倒入炒好的调料油、2 勺酱油、1 勺盐,用手抓匀,让每块肉都裹上调料,然后放入泡好的小米,再抓匀,让小米都粘在肉上。这一步的技巧要点在于,抓的时候要轻一点,别把小米捏碎了,盐别放太多,不然会咸,酱油主要是上色和提鲜。
第五步:装碗。准备一个深一点的碗,把拌好的肉和米放进碗里,肉皮朝下摆好,然后把剩下的米铺在上面,用手轻轻压一压,让米和肉贴紧。这一步的技巧要点在于,肉皮朝下蒸出来会更软,吃着不硬,压一压是为了蒸的时候米不会散,成型更好看。
第六步:蒸制。把碗放进蒸锅,大火烧开后转中火,蒸 1 个小时。这一步的技巧要点在于,一定要用中火蒸,大火容易把水烧干,蒸的时间别太短,不然肉不软,米也不入味,1 个小时刚好,蒸到用筷子戳肉能轻松戳透就行。
我第一次做的时候,问了表姨好多问题,她都耐心给我解答了,现在也跟大家聊聊这些小门道:
疑问 1:为什么小米要泡?直接蒸不行吗?表姨说直接蒸的话,小米吸不到肉汁,会硬邦邦的,不好吃,泡过的小米能提前吸收水分,蒸的时候再吸肉汁,就会又香又有嚼头,这就是小米和肉 “互相配合” 的道理。
疑问 2:蒸 1 个小时,肉会不会柴?其实不会,五花肉本身有脂肪,蒸的时候脂肪会慢慢融化,渗到米里,肉就会变得软嫩,而且蒸的时间长,肉里的腥味也会随着蒸汽散掉,吃着更鲜,这就是定襄蒸肉 “越蒸越香” 的秘诀。
疑问 3:能不能用其他肉代替五花肉?表姨说她试过用里脊肉,但是里脊肉太瘦,蒸出来没有油脂,米会没那么香,用排骨也可以,但是排骨有骨头,吃着不如五花肉方便,还是五花肉最适合,这就是老辈人传下来的 “搭配经”。
我现在每次做定襄蒸肉,都会想起表姨在厨房忙碌的样子,每次做都能得到家人的夸奖。不知道大家平时做蒸肉吗?你们家做蒸肉会加什么特别的料吗?比如有的朋友会加土豆,有的会加红枣,还有没有试过用其他米做的?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的做法,咱们一起交流,把蒸肉做得更美味!
关注食味流年,带你了解更多和美食有关的故事、知识和技巧。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