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作者] 发表于 2025-10-27 13:07

这种水果很贵,虽然好吃但营养价值一般,热量还很高

当市场上的深紫色果实越来越多,就知道属于山竹的季节正式来临了。这颗被誉为 “果中皇后” 的热带水果,凭着油亮的紫皮和雪白嫩滑的果肉,每年都能俘获一大批吃货的味蕾。今年更让人惊喜的是,受东南亚产区丰收的影响,山竹价格较往年下降超 10%,每公斤批发价普遍在 20-30 元之间,让不少人终于能实现 “山竹自由”。但高价入手的它,除了好吃还有什么价值?挑选和存放又有哪些门道?今天就来一次性说清楚。
作为典型的热带水果,山竹的故乡在印度尼西亚和马来西亚,如今在泰国、越南等东南亚国家广泛种植,我国海南、台湾、广东等地也有引种栽培。它的果壳厚度可达 0.8-1.1 厘米,占了果实重量的一半以上,剥开这层坚硬的 “铠甲”,里面的白色果肉像蒜瓣一样紧密排列,入口即化的口感搭配清甜多汁的风味,混合着独特的花果香气,难怪能成为夏季水果的热门之选。除了鲜食,山竹还能加工成罐头、果酱、果汁等多种美食,解锁更多食用方式。
不过让人意外的是,这颗 “贵价水果” 的营养价值其实并不算突出。数据显示,每 100 克山竹的膳食纤维含量仅 0.4 克,远不如苹果和橙子;维生素 C 含量只有 1.2 毫克,相当于橙子的三十分之一;钾含量也只有香蕉的五分之一。虽然有研究指出山竹的抗氧化能力较强,但这些有益的黄酮类、花色苷等物质主要集中在不能食用的果壳中,对普通消费者来说实际价值有限。所以吃山竹,与其追求营养补充,不如单纯享受它带来的味觉愉悦。
需要警惕的是山竹的热量和糖分陷阱。每 100 克山竹热量高达 72 千卡,和荔枝不相上下,是甜瓜的近 3 倍;碳水化合物含量更是达到 18 克,同样远超杨梅、柠檬等常见水果。对于正在减肥或控糖的人群来说,必须控制食用量 —— 一颗普通 5A 级山竹的可食部分约 23 克,过量食用不仅容易热量超标,还可能影响血糖稳定。尤其是脾胃虚寒的人,由于山竹性味偏凉,过多食用可能引发肠胃不适,儿童食用则建议每次不超过 3 颗,同时要注意避免果核卡喉。
挑选山竹的关键,藏在它底部的 “屁屁” 上。每个山竹底部都有花朵形状的脐蒂,上面的 “花瓣” 数量通常在 4-7 片,这个数量恰好对应着果肉的瓣数,花瓣越多,果肉越饱满,果核也越小。除了看脐蒂,还要观察外观:果柄和萼片呈绿色、果壳紫红色且有光泽的,说明新鲜度高;如果萼片发黑、果壳呈棕褐色,就不建议购买了。另外,新鲜的山竹果壳捏起来有弹性,能快速回弹,若果壳坚硬捏不动,大概率是存放时间过久,果肉可能已经变质。


在等级划分上,国家标准将山竹分为大、中、小果,而市场上常见的 2A 到 6A 分级则更贴近消费者需求,数字越大代表品质越好。2A 的山竹只有乒乓球大小,剥壳后所剩无几,预算充足的话,5A、6A 的大果吃起来更过瘾。买回来的山竹建议放在冰箱 4℃冷藏保存,这样能延缓营养流失和果壳木质化,延长保鲜期至一周左右。需要注意的是,果肉变透明属于正常氧化现象可以食用,但如果出现黄色变质痕迹就必须丢弃;果壳上的黄色斑点则是树脂凝固形成的,不影响果肉品质,无需担心。
免责声明:文章案例过程、图片都来源于网络,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涉及案件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删除内容!特别说明,本文不存在捏造事实。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这种水果很贵,虽然好吃但营养价值一般,热量还很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