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作者] 发表于 2025-10-10 19:03

连云港人怀念当地产的三种老酒



在连云港这座海滨城市的记忆长河中,总有几缕醇香穿越时光的缝隙,萦绕在老一辈人的心头。这些酒香不仅是味觉的印记,更是地域文化与情感联结的载体。其中,洪门大曲、山楂红酒以及王子啤酒,作为连云港本土酒文化的代表,承载着几代人的集体记忆,成为游子心中难以割舍的乡愁符号。


一、洪门大曲:岁月沉淀的浓香传奇

作为连云港白酒的代表,洪门大曲的历史可追溯至民国时期。其酿造工艺融合了传统固态发酵技术与本地优质高粱的独特风味,经陶坛陈酿后,酒体呈现出琥珀般的色泽,入口绵柔甘冽,回味悠长。老一辈连云港人常忆起,在物质匮乏的年代,一瓶洪门大曲是节庆宴席上的“硬通货”,邻里间互赠此酒,既显情谊又彰体面。

更令人难忘的是,洪门大曲的酒标设计颇具地域特色:以海州古城门为背景,配以“洪门”二字遒劲书法,瓶身透着古朴的厚重感。如今,尽管市场上名酒林立,但老酒客们仍会寻觅藏于角落的洪门大曲,轻抿一口,仿佛能品出当年海风拂过盐田的咸涩与渔船归港的欢欣。这种对传统工艺的坚守,让洪门大曲成为连云港人心中“家乡的味道”。


二、山楂红酒:果香中的田园诗篇

与白酒的浓烈不同,连云港山楂红酒以清新果香独树一帜。其原料取自本地山区野生山楂,经低温发酵保留了果实的天然酸甜,酒液呈瑰丽的宝石红色,入口如咬破一颗熟透的山楂果,酸甜交织中带着淡淡的单宁涩感,恰似港城四季分明的气候——春有繁花、夏有凉风、秋有硕果、冬有静谧。

上世纪八十年代,山楂红酒是家庭聚餐的常备饮品。孩子们用筷子蘸取酒液舔尝,大人们则举杯轻酌,配着海蛎子、炒芦蒿等家常菜,谈笑间尽显市井温情。如今,这款红酒虽已淡出主流市场,但每逢秋日山楂成熟时,仍有老匠人坚持手工酿制,将这份酸甜记忆封存在玻璃瓶中,等待有缘人开启。


三、花果山与王子啤酒:山海间的清爽记忆

连云港的啤酒文化,以花果山啤酒与王子啤酒为代表,折射出这座城市“山海相拥”的独特气质。花果山啤酒取自云台山泉水酿造,酒体清澈透亮,泡沫细腻如雪,入口清爽带着淡淡的麦芽香,仿佛能洗去渔民一天的疲惫;而王子啤酒则以“平民贵族”的定位深入人心,其广告语“王子啤酒,朋友的选择”曾响彻大街小巷,成为工薪阶层聚会时的首选。

老连云港人回忆,过去夏天傍晚,巷口小卖部会摆出成排的啤酒箱,邻居们拎着暖水瓶来打散装啤酒,就着咸鸭蛋、花生米便能聊至深夜。这种粗粝而真实的市井生活,因啤酒的存在多了几分畅快淋漓。如今,尽管精酿啤酒风靡,但老一辈仍偏爱这两款本土啤酒的纯粹口感——它们不仅是解渴的饮品,更是港城人豁达性格的写照。


结语:酒香里的文化传承

洪门大曲的浓烈、山楂红酒的酸甜、花果山与王子啤酒的清爽,共同构成了连云港酒文化的三重奏。这些老酒的消逝与留存,折射出工业化进程中传统工艺的坚守与妥协,也见证了港城人从“喝饱”到“喝好”的消费升级。但无论如何变迁,当老人们举起酒杯,轻抿一口熟悉的酒液时,眼中闪过的不仅是味觉的满足,更是对逝去时光的温柔追忆。


如今,连云港的新一代或许更熟悉洋酒、精酿,但那些封存在记忆中的老酒,依然如港城的海风,年复一年地吹拂着游子的心田。或许,这就是文化的力量——它让一杯酒超越了饮品本身,成为连接过去与现在、个体与故乡的情感纽带。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连云港人怀念当地产的三种老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