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作者] 发表于 2025-10-13 20:19

大闸蟹闯首都蟠枣进中原 兴庆好物何以俏销四方?

来源:【银川新闻网】

塞上黄河大闸蟹。

入口清甜的蟠枣。
黄河岸边的晨露还未消散,兴庆区的特色产品已踏上奔赴远方的旅程——“塞上黄河大闸蟹”在北京开门迎客,月牙湖乡的蟠枣在河南商超热销。这两款来自兴庆区的优质特产,凭借独特魅力在异地市场崭露头角,不仅让更多人品尝到银川的“好味道”,也揭开了它们“出圈”背后的品质密码与发展智慧。
大闸蟹闯首都 差异化优势叩开消费大门
近日,“塞上黄河大闸蟹”首家品牌形象店在北京房山区良乡经济开发区开业授牌,标志着这一宁夏特色水产品成功进军首都市场。260平方米的门店被精心打造为“鲜味体验空间”:产品展示区内,鲜活大闸蟹在透明水箱中来回穿梭,青背白肚、螯足挥舞,食材的新鲜程度肉眼可见;中央品鉴区备有现烹蟹品,食客可即坐即享,品味蟹肉的鲜甜与蟹黄的绵密;角落的品牌文化区通过图文与视频,将养殖基地的生态环境与标准化流程娓娓道来,讲述“每一只蟹的诞生故事”。
“塞上黄河大闸蟹”走进首都的底气,源自其鲜明的差异化优势。兴庆区农业农村和水务局畜牧水产技术推广中心主任孙红玲介绍:“我们养殖区引用黄河水,富含钙、镁、钾等微量元素,pH值稳定在7.8~8.5,总氮、总磷含量仅为长江中下游主产区的70%。”这样的水质不仅使大闸蟹甲壳更硬、肉质更紧实,还省去了人工补钙环节,综合养殖成本比南方主产区低30%以上。宁夏的气候条件同样关键——夏季13.1摄氏度的昼夜温差、年均超2800小时的充足日照,加速蟹黄蟹膏的营养积累,造就更加浓郁的风味。
抢占市场“时间差”也为其带来独特竞争力。“塞上黄河大闸蟹”较江苏等南方主产区螃蟹早成熟25至30天,每年9月初完成最后一次蜕壳,恰好赶上中秋、国庆消费旺季,既避开了市场竞争高峰,又实现了约40%的市场溢价。“比想象中更鲜甜”“蟹肉扎实、蟹膏饱满”——现场食客的评价,正是对这份品质与新鲜的最佳认可。
蟠枣进中原 凭硬核品质成热销产品
“我们的蟠枣进入胖东来超市了!”月牙湖乡涌捷农林专业合作社负责人曹伟勇的朋友圈里,洋溢着丰收的喜悦。这款糖度高达30%、入口清甜的蟠枣,在河南市场写下热销故事:合作社每周向胖东来超市稳定供应蟠枣1000至2000公斤,更曾创下8天售出3000余公斤的亮眼成绩,不少消费者留言称赞:“下次还买这个枣,又甜又脆。”
能登上以品控严苛著称的胖东来超市货架,蟠枣开启了一场千锤百炼的“闯关”之旅。曹伟勇回忆,尽管有认可蟠枣品质的外地客商牵线搭桥,但真正的“大考”才刚刚开始——胖东来随之而来的审核,其严苛程度远超想象。为验证品质,超市采购团队夏季便深入温棚实地考察,连员工生活区都细致查看,并对糖度、果型、农残等核心指标进行全方位检测。整个审核持续一个月,任何一项不达标即被否决,果实若有轻微磕碰或斑点也无法通过。曹伟勇提到,首批蟠枣曾因运输问题出现轻微磕碰,一半未达标准;后经加装泡沫、套袋等方式优化防护、严控质量,蟠枣最终成功过关。
蟠枣能成功入驻胖东来,一靠得天独厚的自然风土,二靠标准化的种植匠心。月牙湖乡充足的光照、肥沃且富含矿物质的土壤,为果实提供了优越的生长基础;而合作社构建的完整生产体系,从品种优选到温棚的精准环境控制,再到系统的技术培训,则从源头上为蟠枣的卓越品质提供了硬核保障。
解码“出圈”逻辑 生态筑基、标准提质、服务破局
大闸蟹闯首都、蟠枣进中原,兴庆区特色产品的跨省热销并非偶然,背后是一套以“生态筑基、标准提质、服务破局”为核心的系统发展逻辑,既守住产品品质根本,也打通了市场对接的关键环节。
在生态优势转化方面,当地以技术赋能将特色资源转化为稳定竞争力,通过制定种养规范,将生态要素落实为可量化、可管控的标准,为品牌化发展筑牢品质根基。
在市场对接策略上,坚持“按需匹配”的精准思路,既通过开设品牌形象店打造体验式消费,以“尝得到的新鲜”打动顾客,也借助品控严、口碑好的平台渠道快速建立信任,实现销量与口碑双提升,让不同定位的产品都能找到合适的市场出口。
在品质保障环节,着力破解“新鲜易损耗”的行业难题:大闸蟹定制“恒温冷链+快速空运”方案,实现从捕捞到餐桌的无缝衔接;蟠枣设计“当日采摘+时效运输”流程,确保以最佳状态上柜。同时,全流程品控体系贯穿始终——从种植养殖规范、采收筛选到运输实时监控,全方位保障产品从“田间”到“餐桌”的品质一致。
下一步,兴庆区将延伸产业链条,提升产品附加值,并持续挖掘地域特色,培育更多优质产品,推动“兴庆味道”走出西北、走向全国,真正将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竞争力,为乡村振兴注入新动能。
本报记者 肖梦琪 文/图
【责任编辑:冯玉鑫】
本文来自【银川新闻网】,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大闸蟹闯首都蟠枣进中原 兴庆好物何以俏销四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