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作者] 发表于 2025-10-14 12:26

“遇见熊猫”,让世界看见“中国好油”!

【来源:陇南文县发布】
秋意渐浓、物候鎏金。金秋九月,文县农特产品“遇见熊猫”橄榄油正式成为“让世界看见浙江之美2025世界旅游小姐”浙江总决赛指定用油,这滴源自北纬33°黄金产区的“黄金液体”,再次站上了国际舞台,把中国甘肃陇南的道地风味和品质呈现给了世界,更让世界目光聚焦到了文县这座深藏于秦巴山地与岷山山脉的交汇之地。

一滴油,讲述它的国际征途。在此前,“遇见熊猫”橄榄油已在2025年纽约国际橄榄油大赛中斩获特级初榨橄榄油银奖,还成功冲进了西班牙Evooleum全球橄榄油Top100,连续获得国际认可,把“中国好油”名片擦得愈发鲜亮。

“遇见熊猫”橄榄油走上国际舞台的背后,是文县陇源油橄榄有限责任公司12年的深耕。

“我们从2013年成立那天起,就认准了油橄榄全产业链这条路,文县的自然条件是老天爷在赏饭吃,必须把这份优势做成品质。”该公司总经理张增荣说,文县地处神奇的北纬33°魔线,是世界公认的油橄榄黄金生产带,这里独特的气候、水土等资源,为橄榄果生长提供了理想环境。

依托这些优势,文县陇源油橄榄有限责任公司在丹堡镇建成了4000亩油橄榄标准化示范种植基地,打造了120亩育苗栽培基地,其中120亩育苗栽培基地是当地自然资源部门认定的油橄榄品种示范基地,为油橄榄产业发展筑牢了种苗根基。

从“橄榄果”到“成品油”,“遇见熊猫”始终把品质放在首位。张增荣说,“我们只用低温物理冷榨技术,温度控制在25℃以下,核心目的是为了不破坏橄榄果里的单不饱和脂肪酸、多酚这些营养成分。”

在位于尚德镇尹家坝村的文县即墨现代农业产业示范园的陇源橄榄油加工厂里,2024年10月至12月底,仅两个多月时间,就处理鲜果520吨,产出60吨高品质特级初榨橄榄油。每一滴油都经过多道工序淬炼,是大自然的馈赠,藏着现代工艺匠心,堪称“自然与技术的完美结晶”。

“遇见熊猫”香飘国际,这不止是一瓶油,更是一棵文县农民的“摇钱树”。“以前种粮食挣不了几个钱,现在种油橄榄,公司管技术管收购,挣得明显比种粮食多了。”当地种植户现在都很乐意发展这一绿色产业。

文县境内白龙江、白水江沿岸海拔800-1500米的区域,适宜油橄榄生长,该区域总面积达26万亩,为产业发展提供了广阔空间。截至2024年底,文县发展种植油橄榄基地面积已达24.25万亩,舍书、梨坪、临江、桥头、天池、尖山、口头坝、石鸡坝、石坊、堡子坝、城关、铁楼、尚德、丹堡、玉垒等15个乡镇98个村的种植户吃上了“橄榄饭”,在油橄榄主产区,群众人均油橄榄产业收入超5400元。
陇源油橄榄有限责任公司的“联农带农”模式,是当地农户的“就业红娘”,让产业红利精准落地。该公司采取“公司+合作社+种植基地+育苗基地+农户”的发展模式,对橄榄果实行托底收购,稳定市场价格。为当地250余户农户的剩余劳动力提供了稳定务工机会,还与80余农户签订油橄榄收购协议,解决了销售难题,带动了农民增收。
“仅2023年,我们就带动当地农民增收280万元,周边乡镇看到效益后,也跟着扩种油橄榄。”张增荣说。因此,中共文县尚德镇委员会、文县尚德镇人民政府授予该公司“强村富民”突出贡献企业称号。

此外,在北京举行的第三届乡村特色优势产业发展大会上,陇南文县“遇见熊猫”橄榄油再添一份权威认可,成功入选《中国油橄榄发展蓝皮书》。同期,中国乡村发展志愿服务促进会还将陇源油橄榄有限责任公司列入“中国油橄榄产业(2024)发展指数20家样本企业”,既肯定品牌品质,更认可了陇南油橄榄产业发展模式。

“我们把产业链拉长了,从初榨橄榄油到橄榄护肤品、橄榄果脯,让文县橄榄‘全身是宝’。”张增荣说,我们通过“电商+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协会+合作社+农户”等模式,不断延长了油橄榄产业链条。“遇见熊猫”橄榄油的亮眼表现,既为文县油橄榄打开了广阔市场,也让更多农户搭上发展绿色生态产业增收致富的“快车”。
“遇见熊猫”橄榄油,从文县的山坡走进国际赛场、全球榜单,这滴浸润着“两江八河”滋养、承载着秦巴山地与岷山余脉温润气息的“黄金液体”,已超越“农产品”的定义,绘就出了乡村美、产业兴、百姓富的新图景。

这颗闪闪发光的橄榄 “幸福果”,在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推动乡村振兴的进程中,不仅富了农民口袋,更让文县农特产业有了走向世界的底气。
“遇见熊猫”这滴油,一直走在奋进的路上,努力让更多人遇见文县,让世界看见“中国好油”。
(记者 刘玉玺 )
监制:岳文斌 校审:王海翔
责编:李世英 编辑:韩富红
声明:此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邮箱地址:jpbl@jp.jiupainews.com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遇见熊猫”,让世界看见“中国好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