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再乱买白茶!从茶青开始认,老茶客都看这篇
刚泡上一杯白毫银针,就有茶友问叶掌柜:“同样是白茶,为啥有的芽头满是白毫,有的却带好多叶子?到底用啥茶青做的呀?”
其实白茶的茶青讲究可大了,不同原料直接决定了它的颜值、香气和口感。
今天就跟大家好好聊聊,白茶背后的4 类核心茶青,看完你也能轻松分清白毫银针、白牡丹!
一、白毫银针:用“芽头” 做的 “白茶贵族”
说到白茶里的“颜值担当”,白毫银针绝对排第一,它的茶青也最金贵—— 只用茶树的单芽头,而且得是早春刚冒头的肥壮芽头。
这些芽头可不是随便采的,必须是福鼎大白茶、政和大白茶这类大叶种茶树的芽头。
芽头得饱满厚实,表面裹着一层细密的白毫,像覆了层雪,采的时候还得小心,不能碰掉毫毛,不然颜值和风味都会打折扣。
也正因只用芽头,白毫银针的产量特别少,一斤茶青要采上万个芽头。
泡出来的茶汤清透呈浅杏色,入口是鲜爽的毫香,还带着淡淡的兰花香,喝着就像把春天的清新含在了嘴里,这也是它能成为白茶顶级品类的原因。
二、白牡丹:“一芽一叶/ 二叶” 的“白茶美人”
要是觉得白毫银针太贵,想找款兼顾颜值和口感的白茶,那白牡丹的茶青就很讨喜—— 用的是“一芽一叶” 或“一芽二叶”,芽头旁边带着1-2 片刚展开的嫩叶,像朵待放的花,这也是它叫“白牡丹” 的由来。
它的茶青对芽叶比例要求很严,芽头要壮,叶子得嫩,而且叶片背面也得有白毫,这样泡出来才会有“芽叶连枝” 的好看形态。
一般在清明前后采摘,此时的芽叶含水量适中,香气物质也足。
好的白牡丹泡开后,芽头挺立,叶片舒展,茶汤是浅金黄色,闻着有清甜的花香,喝起来鲜润中带着一丝回甘,比白毫银针多了点叶片的清甜,又比寿眉更显清爽,特别适合刚喝白茶的人。
三、寿眉:“一芽三叶/ 四叶” 的“亲民老大哥”
很多人喝的第一款白茶是寿眉,它的茶青最“接地气”—— 用的是“一芽三叶” 或“一芽四叶”,甚至会带点细嫩的茶梗,采摘时间也比前两者晚,一般在春末到秋末。
别觉得带梗、多叶就不好,寿眉的茶青里藏着“宝藏”。
茶梗里含有丰富的可溶性糖,叶片经过更长时间生长,内含物质更饱满,尤其是秋季的寿眉,因为昼夜温差大,还会带有独特的“秋香”。
寿眉泡出来的茶汤颜色更深,呈橙黄色,香气是醇厚的枣香、药香(老寿眉),入口甜润不苦涩,而且耐泡度高,泡个7-8 泡还有味道。
不管是日常焖泡,还是煮着喝,都很合适,性价比也高,是很多人囤老白茶的首选。
四、贡眉:常被混淆?茶青是“小叶种芽叶”
还有个容易被搞混的品类叫贡眉,它的茶青和前三者不一样—— 用的是小叶种茶树的芽叶,比如菜茶(当地传统茶树品种)的“一芽二叶” 或“一芽三叶”,芽头比白牡丹小,叶片也更纤细。
以前贡眉是专门进贡的茶,现在因为大叶种白茶更常见,贡眉反而不太多见了。
它的茶汤比寿眉清透些,香气偏淡雅的兰花香,口感鲜爽,带着小叶种特有的清甜,要是遇到正宗的贡眉,别错过尝尝鲜。
看完这些,是不是终于搞懂白茶的茶青区别了?
下次买白茶,看一眼芽叶形态,就知道是哪类茶,再也不怕被“忽悠”。
你平时最爱喝哪种白茶?是喜欢白毫银针的鲜,还是寿眉的醇?评论区跟叶掌柜聊聊,咱们一起解锁白茶的更多喝法~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