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岁,不花钱的情况下,我也把自己养得很好!
微信读书里有个免费图书馆。
每周四会更新一次,每周可以免费领取2本电子书。
我每周都会上去看看有没有自己需要的电子书。
在免费图书馆里,我已经连续好几周刷到类似“我把自己重养一遍”的书了。
看来,这真的是当下的热点话题啊。
我也来凑一下热闹吧。
虽然我每个月乃至每年花钱都很少,但我自认为把自己养得还挺好的。
·
1)经常吃看得见食材本身的食物。
吃进嘴里的东西,我一般都比较挑剔,尽量吃能看得见食材本身的食物。
比如:各种颜色的新鲜蔬菜水果。
又比如:优质蛋白更喜欢新鲜的猪肉、鸡肉、淡水鱼虾、牛肉等,偶尔也会吃一些豆制品如豆腐。
优质碳水就吃大米、紫米、黑米、荞麦米、玉米、小米、南瓜、土豆、香芋等,偶尔也会吃一些面粉制作的馒头、包子、饺子、面条等,或者大米制作的米粉。
优质脂肪则来源于菜籽油、亚麻籽油、三文鱼头、鲭鱼等。
这些都是看得见食材的食物,简单干净,我吃起来也会很放心。
而他们之间可以互相搭配、组合,从而做出丰富多彩的家常菜色。
·
2)反过来,我会主动少吃可能会加速衰老,甚至影响会身体代谢,带来健康隐患的食物。
像各种包装类的零食、速食食品等。
还有各种碳酸饮料、果汁饮料、奶茶、果茶、冰淇淋等。
还有油炸的食物、腌制的食物、深加工的肉类(香肠、腊肠、午餐肉……)等。
我也不敢说自己能百分百做到不吃。
偶尔也会嘴馋,想要吃一些甜品什么的,我也不会压抑自己,也会去吃。
但我的确吃得很少。
像我们家,一年到头可以不买一包零食。
前几天先生才说,今年夏天我们好像还没有吃过冰淇淋呢。
可不是嘛,今年夏天特别热,但很神奇的,我一次都没有想吃过冰淇淋。
我知道肯定会有人说,完了,活着没什么意思了。
但其实味蕾和口腹之欲这东西呀,可塑性很强的。
当你吃这些东西吃得越多,你就会越想吃,越上瘾。
反过来,当你吃得越少,你就越不会觉得有多好吃,就越不会想起来吃。
像我们,真的是想不起来吃,而不是想吃不给吃,自然谈不上少了什么乐趣的。
尤其是一日三餐好好吃饭喝水后,就更想不起来吃了。
·
3)偷偷学厨艺,想不花很多钱还吃得好,那就自己做饭呗。
我也不是一开始就会做饭的。
但我很开心,我学会了做饭,自我感觉厨艺还不错,反正能满足自己的口腹之欲。
经常自己做饭后,我发现餐饮费降下来了,我完全可以花得不多,还吃得很香很开心。
经常自己做饭后,舌头也变敏感了,我不再有欲望吃外卖和外食了。
经常自己做饭后,我更在乎放进嘴里的东西了,吃的可能不贵,但简单干净,营养健康,不仅身体轻盈,身材也成功保持住了。
不得不说,学得一手好厨艺,真的可以低成本把自己养得很好啊。
·
4)普通人零成本的养生方式就是睡觉。
多睡觉,好好睡觉,既能养身体,还是很好的医美。
真的,睡多了睡好了,不仅整个人神清气爽,干什么都得劲,情绪还很稳定,心态很平和,那感觉真的太好了!
所以,我会努力创造晚上10点半就睡觉的条件。
然后保证睡够八个小时以上。
身边朋友都知道,我很少买护肤品,一年在上面花不到500元。
但是我的皮肤状态经常被夸,也经常被说年轻,这都是睡出来的啊。
·
5)每天抽出一段独属于自己的时间陪陪自己。
这段时间,我们可以随意安排,做一些自己喜欢的事情。
比如运动一下,与自己的身体相处相处。
有比如听听喜欢的音乐,与自己的心相处相处。
又或者读一本早就想读的书,与自己喜欢的作者交流交流。
或者去晒晒太阳,感受大自然的馈赠,吸收温暖的正能量。
可以每天一个主题,也可以每周一个主题,形成生活的仪式感。
·
6)尽量只和能让自己舒服的人建立长期的亲密关系。
我一直觉得人的时间、精力、能量和金钱一样是非常稀缺的资源。
所以,我愿意多接触能够给我带来能量的人。
那么,反过来,我就会刻意远离消耗我能量的人。
我不介意亲戚朋友少一点,我更在乎能不能守护好自己的能量场。
每天工作,应付客户,已经很累了。
生活中,我只想自在一点。
·
7)口袋里有存款,可以把自己养得更水灵。
网上有人说,没钱是养不好自己的。
我觉得没时间才是养不好自己的。
就好像自己做饭这件事,我经常听到的是,没时间和条件自己做啊。
是的,我们要把时间卖出去赚钱,很多时候我们的时间并不是我们自己能自由掌控的。
像我以前上班,下班回到家都晚上9点、10点了,基本上没可能自己做饭。
想要改变的话,只能是能赚钱的时候想办法多存钱。
口袋里有存款,就会轻松许多。
至少心态上没那么焦虑了。
偶尔想要休息也有底气了。
一些小意外小事件,也能解决了。
也许还能找一份相对有自己时间的工作了。
总之,我们会随着存款越来越多,而对自己的生活有了更多的选择权。
·
健康饮食+早睡+运动+存钱+良好的人际关系,这个正反馈机制建立好后,每天的精神都会很好,满足感唾手可得,整个人也自信了……这就是我把自己养出来的样子。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