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遍河南,花88000学到4款大师级豫菜配方,比例精准到克,收藏了
第一章:为了孩子的上学事,我跑遍河南寻配方,背后是一家人的烟火心去年秋天的傍晚,郑州老城区的巷子里飘着炒花生的香,我家那扇掉了漆的木门被风吹得吱呀响。饭桌上摆着一盘凉拌黄瓜、一碗番茄鸡蛋汤,儿子小宇扒拉着米饭,突然抬头说:“爸,班里的浩浩转去私立学校了,他说那里有外教,还能学钢琴。”我手里的筷子顿了一下,没接话。老婆玲子放下碗,眼圈有点红:“昨天去接小宇,浩浩妈跟我说,私立的老师能盯着写作业,以后考高中也有把握。咱小宇现在班里五十多个人,老师哪顾得过来?”
我闷头喝了口汤,汤有点凉,像我当时的心情。我在巷口摆摊卖卤味快五年了,夏天晒得脱层皮,冬天冻得手裂口子,一天赚的钱刚够房租和一家三口的生活费。私立学校一年学费三万,再加上校服、兴趣班,那是咱踮着脚也够不着的数。
“咱小宇在公立也挺好,上次数学还考了九十多呢。” 我试着劝她,可话一出口就没底气 —— 前几天我去学校接小宇,看见他缩在教室角落改作业,老师忙着批卷子,根本没工夫跟他讲错题。玲子没说话,转身进了厨房,我听见她偷偷抹眼泪的声音,心里像被针扎似的疼。
那天晚上,我翻来覆去睡不着,看着身边熟睡的玲子和儿子,突然想起远房表哥在开封做餐饮,去年过年时他说过,开封有个王师傅,手里有几款老味道的配方,做出来的吃食天天排队。我心里冒出个念头:要是能学到这手艺,把摆摊改成开店,说不定能多赚点钱,也能让玲子少点愁。
第二天一早,我跟玲子说这想法时,她先是不同意:“万一被骗了咋办?家里就这点存款,要是赔了……” 说着又红了眼。我攥着她的手,指天发誓:“我就去俩月,要是学不会,我回来接着卖卤味,以后再也不提这事。”
出发那天,玲子起得比鸡早,给我装了满满一背包的换洗衣物,还偷偷在我钱包里塞了五百块钱,小声说:“别省着吃,要是师傅难相处,就早点回来。” 我背着包走在巷子里,看着她站在门口挥手,直到身影变小,鼻子一酸,眼泪差点掉下来。
从郑州到洛阳,再到商丘,我找了二十多天,才在开封鼓楼附近的一条老巷子里,找到王师傅的店。店面不大,就一间门面,门口挂着块木牌,写着 “老王锅贴”。每天早上七点开门,不到十一点,锅里的锅贴、案上的火烧就卖光了。
我每天早上六点就去店里,帮师傅擦桌子、扫地、择菜,师傅不怎么说话,我就跟着他看 —— 看他揉面时手腕的力度,看他调馅时放料的分量,看他煎锅贴时什么时候加水、什么时候翻面。就这样过了半个月,有天早上,师傅突然递给我一袋面粉:“来,试试揉个面团,要揉到‘三光’—— 盆光、面光、手光。”
我跟着师傅之前的样子,一点点揉面,揉到胳膊有点酸时,师傅走过来,用手指按了按面团:“力道不够,再用点劲,面团要像孩子的脸蛋一样软,还得有弹性。” 他手把手教我,手掌根部要贴着面团,顺时针揉,每揉 30 秒翻一次面,直到面团摸起来光滑不粘手。
又过了十几天,师傅把我叫到后厨,拿出一个笔记本:“这是双麻火烧、锅贴、炒凉粉、垛子肉的配方,每克料都记准了,咱河南的老味道,差一点都不行。” 他顿了顿,又说:“我以前给别人开价十万,你是个实在人,为了家里的孩子肯下功夫,就收你八万八,回去好好做,别让这味道断了。”
我捧着笔记本,手都在抖。那天我给玲子打视频,她看着我手里的配方,笑着笑着就哭了:“你终于能回来了,小宇天天问爸爸啥时候到家。” 挂了电话,我跟师傅道谢,师傅拍了拍我的肩:“回去好好过日子,做吃食跟做人一样,得用心。”
第二章:四款河南老味道详细做法,每步都讲透,新手也能零失败一、双麻火烧(商业版正宗做法,外皮酥脆掉渣,双芝麻爆香)双麻火烧的魂在 “双麻” 和 “起酥”,表面的芝麻要香,里面的层次要多,咬一口能掉渣,按这个步骤做,保准没错。
1. 食材预制(提前 2 小时准备,100 个用量,在家做可按比例减)(1)基础面团(起筋不硬,软而有弹性)原料
用量
关键要求
中筋面粉
5000g
选蛋白质 11%-12% 的,比如 “五得利三星”,别用高筋(太硬)或低筋(没嚼劲)
温水
2500g
水温必须 35℃,用手背试一下,不烫不凉刚好,太高会杀死酵母,太低发不起来
活性干酵母
50g
用安琪高活性酵母,提前用 50ml 温水化开,静置 5 分钟,看到表面有小气泡再用
白糖
100g
绵白糖或白砂糖都行,加进去能帮酵母发酵,还能让火烧带点微甜
盐
20g
细盐,别用粗盐,加进去能让面团更筋道,防止烤的时候软塌
流程:
[*]先把面粉、白糖、盐倒进大不锈钢盆里,用干净的手搅和 3 分钟,让粉类混合均匀,避免后面揉面时出颗粒。[*]把化开的酵母水倒进去,再分 5 次加剩下的温水,每次加水后都用筷子搅成絮状,直到所有水加完,盆里没有干面粉。[*]开始揉面:双手掌心沾点干面粉(防粘),抓住面团往盆壁上摔,摔 3 下后翻个面,再用手掌根部发力揉,顺时针揉 30 秒,翻面再揉 30 秒,重复这个动作 15 分钟。[*]揉到面团满足 “三光”:盆里没有面粉残留,面团表面光滑不粘手,手上也干净。然后把面团揉成圆球状,盖上湿润的棉布(别用保鲜膜,不透气),放在 30℃左右的地方醒发 —— 我在家是放在暖气旁边,要是天凉,就把盆放进温水里(水温 35℃),别让水没过盆。[*]醒发 30 分钟后,用手指蘸点干面粉,轻轻戳面团:要是孔洞不塌陷、不回缩,就醒好了;要是塌陷,就是醒发不够,再等 10 分钟;要是回缩,就是醒过了,得重新揉面排气。[*]醒好的面团放在撒了干面粉的案板上,用手掌按压排气,然后搓成长条 —— 长条的粗细要均匀,大概像手腕那么粗,再用刀切成 50g 一个的剂子(可以用厨房秤称,误差别超过 2g),每个剂子揉成小圆球,盖上棉布醒 5 分钟(二次醒发,防止擀皮时开裂)。(2)油酥(起酥关键,跟面团软硬要一致)原料
用量
处理要点
低筋面粉
2000g
选蛋白质 8%-10% 的,比如 “美玫低筋粉”,过筛一遍,避免结块
猪油
1200g
用猪板油熬的纯猪油,提前放在室温下软化 2 小时,软化到用手指按压能轻松凹陷、不粘手为止,别加热化成液体
盐
30g
细盐,跟低筋面粉一起过筛,混合更均匀
流程:
[*]把过筛后的低筋面粉和盐倒进盆里,加入软化好的猪油,用硅胶刮刀从底部往上翻拌,像炒菜一样,别画圈搅,防止起筋。[*]翻拌到没有干粉颗粒,用手抓一把油酥,能轻松捏成团,松手不松散、不粘手,就是刚好的软硬;要是太稀,加 10g 低筋面粉;太硬,加 5g 软化的猪油,调整到跟面团剂子的软硬一致(把油酥和面团各揪一小块,同时按压,凹陷程度一样就行)。[*]把油酥分成 25g 一个的小球(用厨房秤称),放在盘子里,盖上保鲜膜,防止变干。(3)双芝麻与红糖馅(芝麻要香,红糖不流心)原料
用量
具体处理
熟白芝麻(表面用)
300g
买生白芝麻,放在无油的平底锅里,小火炒 1 分钟,期间要不停翻动,直到闻到芝麻香,颜色变成浅黄,关火后倒在盘子里晾凉,别炒糊(糊了会发苦)
生黑芝麻(层次用)
150g
不用洗,直接放在案板上,用擀面杖擀两下,不用擀碎,稍微压裂就行,这样烤的时候更香
红糖粉
1500g
买块状红糖,用擀面杖擀成粉,再过一遍筛,把没擀碎的硬块挑出来,避免包的时候硌牙
熟面粉
300g
中筋面粉放在无油的锅里,小火炒 5 分钟,炒到颜色变成微黄,有面粉香,关火晾凉,加这个能防止红糖融化后漏出来
香油
100ml
用纯芝麻香油,别用调和油,加进去能让馅料更顺滑,还能增香
流程:
[*]把红糖粉、熟面粉倒进盆里,用手搅和 2 分钟,混合均匀,然后分 3 次加香油,每次加完都用手抓匀,直到馅料能捏成团,松手不散(太干加 5ml 香油,太湿加 10g 熟面粉)。[*]把馅料分成 15g 一个的小球(用厨房秤称),放在盘子里,盖上保鲜膜备用。[*]熟白芝麻倒进一个平底盘里,生黑芝麻装在小碗里,分开摆放,别弄混。2. 成型流程(1 人 1 小时做 50 个,手法要轻)[*]包油酥:[*]取一个醒好的面团剂子,放在撒了干面粉的案板上,用擀面杖擀成直径 10cm 的圆皮 —— 擀的时候要从中间往四周擀,力度均匀,别擀太薄,边缘和中间厚度要一致(大概 3mm 厚)。把一个油酥球放在圆皮中间,像包包子一样,用右手的拇指和食指捏起圆皮的边缘,一圈圈往上捏,捏出褶皱,最后把收口捏紧,别留缝隙(不然烤的时候油酥会漏)。收口朝下放在案板上,用手掌轻轻按一下,再用擀面杖擀成 15cm 长、8cm 宽的牛舌状 —— 擀的时候要顺着一个方向擀,别来回擀,力度要轻,擀到厚度 3mm 左右就行,要是看到油酥要漏,就停下来,用手轻轻捏一下漏的地方。[*]卷层次 + 加芝麻:[*]把擀好的牛舌状面皮放在案板上,均匀撒上 1g 生黑芝麻(用小勺子舀,别撒太多),用手轻轻按一下,让芝麻粘在面皮上。从面皮的一端往另一端紧紧卷起,卷的时候要用力一点,卷得越紧,烤出来的层次越多 —— 卷成圆柱形后,用手捏住两端,轻轻往中间挤一下,让圆柱更紧实。把圆柱竖起来,用手掌按扁,再用擀面杖擀成直径 8cm、厚度 1cm 的圆饼 —— 擀的时候要慢,别擀太薄,不然烤的时候容易焦,厚度误差别超过 1mm。[*]粘表面芝麻 + 划口:[*]用刷子在圆饼表面刷一层清水(别刷太多,表面湿润就行),然后放进装熟白芝麻的盘子里,轻轻按压圆饼的表面,让芝麻均匀粘在上面,翻过来再按一下边缘,确保芝麻粘牢(抖一下不掉芝麻才算好)。用锋利的刀在圆饼表面划 3 道浅口,每道口长 3cm、深 2mm,别划太深,不然馅料会漏出来 —— 划口是为了防止烘烤的时候圆饼鼓包,让热气能散出来。3. 烘烤流程(1 炉 30 分钟出 40 个,温度要准)[*]预热烤箱:[*]商用层炉提前 20 分钟预热,上下火 180℃—— 要是家用烤箱,要把烤箱温度计放进去,确保实际温度是 180℃(很多家用烤箱温差大,差 5℃就影响口感)。烤盘上刷一层薄油(用大豆油,别用花生油,味道太浓),刷均匀,防止粘盘。[*]烘烤 + 翻面:把成型的火烧均匀摆进烤盘,每个火烧之间留 2cm 的距离(烤的时候会膨胀,太近会粘在一起),放进烤箱中层。烤 15 分钟后,戴上隔热手套,把烤盘取出来,用筷子轻轻把火烧翻个面(别用手,会烫),再放进烤箱烤 10 分钟。最后 5 分钟,把烤箱温度调到 200℃,让火烧表面快速变脆 —— 这一步别省,不然外皮不够酥,期间要盯着烤箱,看到火烧表面变成金黄色,就可以关火了。出炉后把火烧放在晾架上,晾 5 分钟再吃,刚出炉的太烫,而且晾一下外皮会更脆。
二、开封锅贴(商业版正宗做法,底部焦脆,内馅鲜嫩爆汁)开封锅贴的秘诀在 “水油煎”,底部要脆,顶部要软,咬一口能爆出汁,每一步都得按规矩来。
1. 食材预制(提前准备,100 份用量,家用可减比例)(1)面团标准化(外皮柔韧,煎不破)原料
用量
注意事项
中筋面粉
5000g
跟双麻火烧用一样的中筋面粉,过筛一遍,去除杂质
清水
2200-2300g
用常温的自来水(25℃左右),别用热水或冰水,不然面团会硬或粘
盐
10g
细盐,跟面粉一起混合,加了盐面团更筋道,煎的时候不容易破
流程:
[*]把面粉和盐倒进大盆里,用筷子搅和 2 分钟,混合均匀。[*]分 10 次加清水,每次加 220-230g,加一次搅一次,直到搅成絮状,没有干面粉 —— 加水量要根据面粉的吸水性调整,要是絮状面团太干,加 50g 清水;太粘,加 30g 面粉。[*]揉面:双手沾点干面粉,把絮状面团揉在一起,用手掌根部发力,顺时针揉,每揉 1 分钟,把面团翻个面,重复揉 10 分钟,直到面团光滑、有弹性(用手拉一下,能拉长 5cm 不裂)。[*]把面团揉成圆球状,盖上湿润的棉布,放在室温下醒面 20 分钟 —— 醒面的时候别碰,不然面团会变松,擀皮的时候容易裂。[*]醒好的面团放在撒了干面粉的案板上,搓成长条(直径 5cm 左右),用刀切成 30g 一个的剂子(用厨房秤称,误差别超 2g),每个剂子揉成小圆球,表面刷一层薄油(大豆油),放在盘子里,盖上保鲜膜,防止变干。(2)馅料标准化(猪肉馅,鲜嫩爆汁)原料
用量
详细处理
猪前腿肉糜
5000g
买新鲜的猪前腿肉,让卖家绞成肉糜(肥瘦比 3:7,太肥会腻,太瘦会柴),绞好后再用刀剁 2 分钟,让肉糜更细腻
皮冻
1500g
提前 1 天做:猪皮 1000g,刮掉表面的毛和脂肪,切成 1cm 见方的小丁,放进锅里,加 3000ml 清水,放姜片 50g、葱段 50g,大火烧开后转小火煮 2 小时,煮到猪皮软烂,关火后滤掉姜片、葱段,把汤和猪皮丁倒进盆里,放冰箱冷藏 6 小时,凝固后就是皮冻,然后切成 1cm 见方的小丁
葱姜水
800ml
大葱 200g 切成丝,生姜 100g 切成片,放进盆里,加 800ml 温水(40℃),用手抓揉 5 分钟,让葱姜的味道渗进水里,静置 30 分钟后,滤掉葱姜,只留水
生抽
500ml
用酿造生抽(比如海天金标生抽),别用味极鲜,味道太咸
老抽
100ml
酿造老抽(海天草菇老抽),少放,只用来调色,放多了馅会发黑
盐
80g
细盐,分 2 次加,第一次加 40g,第二次加 40g
白糖
50g
绵白糖,提鲜,中和咸味,别放太多,不然会甜
料酒
300ml
用黄酒(比如古越龙山),去腥效果比白酒好,还能增香
香油
200ml
纯芝麻香油,最后加,锁住香味
白胡椒粉
30g
现磨的白胡椒粉,别用胡椒粉面,香味更浓
流程:
[*]把肉糜倒进大盆里,加第一次盐(40g),用筷子顺时针搅拌 2 分钟,让盐融入肉糜。[*]分 8 次加葱姜水,每次加 100ml,加一次用筷子顺时针搅拌 1 分钟,直到水分完全被肉糜吸收 —— 搅拌的时候要用力,让肉糜上劲,要是水加太快,肉糜会出水,包的时候容易漏。[*]加生抽、老抽、白糖、料酒、白胡椒粉,继续顺时针搅拌 5 分钟,直到肉糜变得粘稠(提起筷子,肉糜能挂在筷子上不掉),然后加第二次盐(40g),搅拌 1 分钟。[*]加入皮冻丁,用手轻轻翻拌 2 分钟,别太用力,不然皮冻丁会碎 —— 皮冻丁一定要加,这是爆汁的关键。[*]最后加香油,翻拌均匀,把馅料倒进保鲜盒里,盖好盖子,放冰箱冷藏 1 小时,让馅料更紧实,包的时候不容易漏。2. 包制流程(1 人 1 分钟包 8-10 个,柳叶褶是关键)[*]擀皮:[*]取一个刷了油的剂子,放在撒了干面粉的案板上,用擀面杖擀成直径 8cm 的圆皮 —— 擀的时候要从中间往边缘擀,边缘要擀得薄一点(1mm 厚),中间略厚(2mm 厚),这样包馅的时候中间不容易破,边缘煎的时候更脆。擀好的皮放在左手掌心,右手用勺子舀 25g 馅料(用厨房秤称,误差别超 1g),放在皮的 1/2 处,馅料要放匀,别堆在中间。[*]捏柳叶褶:[*]用右手的食指和拇指捏住皮的边缘,从右端开始捏褶:先捏一个小褶,然后把褶往左边推 0.5cm,再捏一个褶,每捏一个褶,都要把皮拉紧,确保褶口捏紧(不然煎的时候会漏汁)。一共捏 12-15 道褶,褶的宽度要均匀(1cm 左右),最后把左端的皮捏紧,形成柳叶状的锅贴 —— 捏好的锅贴底部要平,这样煎的时候能站稳,不会倒。把包好的锅贴放在撒了干面粉的盘子里,底部沾点干粉,防止粘连,码放的时候要留空隙,别挤在一起。3. 煎制流程(1 锅 10 分钟出 30 份,火候要稳)[*]热锅滑油:[*]用商用大平底锅(直径 30cm),要是家用,用不粘锅(别用铁锅,容易粘)。开中火,锅热后加 50ml 大豆油(或菜籽油,香味更浓),转动锅,让油均匀覆盖锅底,油烧到五成热(油面平静,放入筷子,筷子周围冒细小气泡),别烧太热,不然锅贴底部会焦。[*]码放锅贴 + 初煎:[*]把包好的锅贴整齐码进锅里,每个之间留 1cm 的距离(煎的时候会膨胀,太近会粘在一起),码好后转小火,煎 2 分钟,期间不要动锅贴,让底部慢慢煎成浅金黄色 —— 这一步是定型,动了锅贴容易破。[*]加水焖煎:[*]用勺子沿锅边淋入 200ml 清水(别直接浇在锅贴上,不然底部会变软),立即盖上锅盖,转中火焖 3-4 分钟 —— 加水的量要准,到锅贴高度的 1/3,多了底部软,少了顶部硬。焖的时候要听声音,要是听到锅里没有 “滋滋” 声,就是水快干了,别焖太久,不然锅贴会烂。[*]收水脆底 + 出锅:开盖转大火,继续煎 3-4 分钟,期间用铲子轻轻推动锅贴,让底部均匀受热,直到锅里的水分完全蒸发,底部变成深金黄色、酥脆(用铲子敲一下底部,有 “咔咔” 声就是脆了)。最后淋 1 勺明油(5ml 大豆油),转动锅,让油均匀裹在锅贴底部,增亮提香,关火后用铲子把锅贴铲出来,放在盘子里,趁热吃,不然底部会变软。
三、开封炒凉粉(商业版正宗做法,外皮焦脆,内里软嫩,出餐快)开封炒凉粉的关键在 “大火快炒”,外皮要焦,内里要软,蒜香味要足,不能炒碎。
1. 选材与预处理(批量适配,提前准备)[*]选凉粉:一定要买纯豌豆凉粉,别买绿豆凉粉(太嫩,容易碎),也别买混合凉粉(加了淀粉,没口感)。买的时候用手按一下,凉粉要硬实,按下去能回弹,表面没有水印。[*]切凉粉:把凉粉放在案板上,用刀切成 3cm×3cm×1cm 的厚方块 —— 切的时候刀要快,每切一刀都要把刀擦干净,避免凉粉粘在刀上,大小要统一,误差别超 0.5cm,不然受热不均,有的焦有的没熟。[*]预处理:把切好的凉粉块放在筛子上,摊开晾干 30 分钟,让表面的水分蒸发掉 —— 这一步很重要,不然炒的时候会粘锅,还容易碎。要是当天用不完,放在保鲜盒里,加 10ml 清水,盖好盖子,放冰箱冷藏,3 天内能用,用之前提前 1 小时拿出来回温,别直接用凉的。[*]备料(10 份用量):蒜米 150g:大蒜去皮,用刀切成米粒大小,别用蒜臼捣,不然会有蒜汁,炒的时候容易糊。干辣椒段 50g:选二荆条干辣椒,剪成 1cm 长的段,去籽(不然太辣),要是不能吃辣,就少放 20g。葱花 / 蒜苗碎 100g:大葱切成葱花,蒜苗切成 1cm 长的碎段,分开装,葱花出锅前撒,蒜苗碎炒的时候加。香菜段 50g:香菜洗净,切成 2cm 长的段,不爱吃的可以不放。2. 调料标准化(风味稳定,10 份用量)调料
用量
作用
生抽
150ml
酿造生抽,提鲜,别放太多,不然会咸
老抽
30ml
酿造老抽,调色,只放 30ml,多了凉粉会发黑
香醋
50ml
用河南本地的香醋(比如宝丰香醋),别用陈醋,味道太酸
盐
20g
细盐,分 2 次加,第一次炒的时候加 10g,调味的时候加 10g
白糖
10g
绵白糖,中和咸味和酸味,提鲜
清水
20ml
稀释味汁,炒的时候容易拌匀
明油
30ml
大豆油,最后淋,增亮提香
流程:
[*]把生抽、老抽、盐(10g)、白糖、清水倒进小碗里,用筷子搅和 1 分钟,混合均匀,制成基础味汁,放在旁边备用。[*]香醋单独装在一个小碟子里,明油装在另一个小碟子里,别跟基础味汁混在一起。3. 炒制流程(1 份 2 分钟,大火快炒)[*]热锅滑油:[*]用大功率燃气灶(商用灶最好,家用灶要开最大火),配大铁锅(别用不粘锅,铁锅炒出来更香)。开大火,把锅烧到冒烟,加 50ml 大豆油,转动锅,让油均匀覆盖锅底,然后把多余的油倒出来,只留 30ml 底油(油多了会腻,油少了会粘)。[*]爆香调料:[*]转小火,把蒜米、干辣椒段放进锅里,炒 10 秒,期间用铲子轻轻翻动,直到蒜米变成淡黄色,能闻到蒜香,别炒糊(糊了会发苦)。要是喜欢吃蒜苗,就加 50g 蒜苗碎,炒 5 秒,再转大火。[*]炒凉粉:[*]把 300g 凉粉块(1 份的量)倒进锅里,用铲子沿锅边下,从底部往上翻,别来回刮擦锅底,不然凉粉碎块会多 —— 炒的时候要快,每翻一次都要让凉粉块均匀受热。炒 1 分钟后,加 10g 盐,继续炒 30 秒,直到凉粉表面微焦,有一层脆壳(用铲子碰一下,有硬感就是焦了)。[*]调味出锅:淋入提前调好的基础味汁,用铲子快速翻炒 30 秒,让味汁均匀裹在凉粉上,期间要不停翻,避免味汁粘在锅底糊掉。最后淋 5ml 香醋(别太多,不然酸)、5ml 明油,撒 10g 葱花、5g 香菜段,用铲子翻一下,立即关火出锅 —— 别炒太久,不然凉粉会变软,失去焦脆感。
四、商业版正宗垛子肉做法(批量生产,口感紧实不柴,香气浓郁)垛子肉的核心在 “卤得透、压得实”,切片不散,吃着香,老汤是灵魂。
1. 选材预处理(批量适配,去血水是关键)[*]选肉:买带皮的猪五花肉或猪后腿肉,肥瘦比 3:7,带皮的吃着 Q 弹,不带皮的太柴。每块肉切成 2-3 斤的大块(比如 2 斤一块),块的大小要差不多,方便卤制的时候受热均匀。[*]去血水:把肉放进大不锈钢桶里,加冷水没过肉,浸泡 4-6 小时,期间换 2 次水(第一次泡 2 小时,换水;再泡 2 小时,再换水;最后泡 2 小时)—— 浸泡的时候要常温,别放冰箱,这样血水更容易泡出来。泡好的肉用清水冲一下,表面没有血丝就行。[*]焯水:把泡好的肉放进大锅里,加冷水没过肉,放姜片 100g、葱段 100g、料酒 200ml(按 10 斤肉的量)。开大火,把水烧开,期间会有浮沫飘上来,用勺子撇净(浮沫一定要撇干净,不然卤汤会腥,颜色也不好看)。水烧开后,继续煮 5 分钟,然后把肉捞出来,用温水冲净表面的杂质(别用冷水,不然肉会收缩,口感变柴),放在盘子里晾凉。2. 卤制(风味核心,老汤越用越香,10 斤肉用量)(1)炒糖色[*]用大卤锅(直径 60cm 的不锈钢锅),加 50ml 大豆油,开小火,放 200g 冰糖(敲成小块,容易融化),用铲子轻轻翻动,直到冰糖融化,变成深褐色(别炒太浅,颜色不够;别炒太深,会发苦)。[*]立即加 2000ml 开水(别加冷水,不然锅会炸),搅拌均匀,糖色就做好了。(2)调卤汤卤料
用量
处理方法
八角
15g
选完整的八角,别买碎的,用纱布包好
桂皮
10g
桂皮切成 5cm 长的段,用纱布包好
香叶
5g
干香叶,去除硬梗,用纱布包好
草果
2 个
用刀拍裂,去除里面的籽(籽会苦),用纱布包好
丁香
3g
干丁香,别放太多,香味太浓会抢味,用纱布包好
花椒
10g
干花椒,用纱布包好
小茴香
10g
干小茴香,用纱布包好
生抽
300ml
酿造生抽,提鲜
老抽
50ml
酿造老抽,调色
盐
150g
粗盐,比细盐更能入味
味精
50g
提鲜,别放太多
流程:
[*]把包好的卤料包放进炒好糖色的卤锅里,加生抽、老抽、盐、味精,搅拌均匀。[*]加开水,直到没过肉(按 10 斤肉加 3000ml 开水),开大火,把卤汤烧开,然后转小火,让卤汤保持冒细泡的状态(不沸腾,沸腾会把肉煮烂),煮 10 分钟,让卤料的香味渗进汤里。(3)卤制肉[*]把焯好水的肉放进卤汤里,肉皮朝下,用筷子把肉摆匀,别堆在一起。[*]小火慢卤 1.5-2 小时,期间要翻一次肉(卤 1 小时后翻),让肉的两面都能入味。[*]判断肉有没有卤好:用筷子轻轻扎肉,能轻松扎透,而且筷子拔出来的时候,肉不会跟着筷子走,就是卤好了;要是扎不动,就再卤 10 分钟;要是肉烂了,就是卤过了,压制的时候会散。[*]卤好后,把肉捞出来,放在盘子里晾凉,别泡在卤汤里,不然肉会太咸。(4)老汤保存[*]卤完肉后,把卤汤里的卤料包捞出来(卤料包只能用 2 次,第二次用的时候要加一半新卤料),然后用纱布过滤卤汤,去除杂质。[*]把过滤好的卤汤放凉,倒进保鲜桶里,盖好盖子,放冰箱冷藏保存,下次用的时候,加适量的水、卤料和调料,老汤越用越香,能省不少成本 —— 要是卤汤变酸了,就别用了,会坏肚子。3. 压制(成型关键,保证切片性)[*]码模:[*]用长方形不锈钢模具(长 30cm、宽 20cm、高 10cm,商用专用),模具底部铺一层纱布(纱布要浸湿,拧干,防止粘肉)。把卤好的肉皮朝下紧密码放进模具里,每块肉之间的缝隙用碎肉塞满(卤肉的时候会有碎块,别浪费),确保没有空隙 —— 这样压制的时候肉能受力均匀,压出来更紧实。肉码满后,在上面盖一层纱布,再盖上模具的盖子(盖子要放平,别歪)。[*]压制:把模具放在平整的桌子上,在盖子上放一块石板(重 20 斤),再在石板上放砝码(重 30 斤),按 10 斤肉压 50 斤重物的比例来 —— 压力要够,不然肉压不紧实,切片的时候会散。把模具放进冷藏柜(0-4℃),冷藏 4-6 小时,让肉定型 —— 时间越长越紧实,要是不急着用,冷藏一夜更好。定型后,把模具取出来,拿掉重物和盖子,把肉连同纱布一起取出来,撕掉纱布,垛子肉就做好了。做好的垛子肉可以切片直接吃,也可以夹饼吃,冷藏能保存 3-5 天,切片后真空包装,能保存 15 天。
第三章:总结各个步骤的关键性,这些细节错了,味道就差远了一、双麻火烧关键细节[*]面团与油酥的软硬:这是起酥的核心,必须一致。要是油酥太硬,擀的时候会戳破面团;太稀,会从面团里漏出来。判断方法很简单:各揪一小块,同时按压,凹陷程度一样就对了,在家做的时候多调整几次,总能找到合适的软硬。[*]醒发时间:第一次醒发 30 分钟,二次醒发 5 分钟,别省二次醒发 —— 剂子不二次醒发,擀皮的时候容易裂,烤出来的火烧也没弹性。要是醒发不够,火烧会硬;醒发过了,火烧会软塌塌的。[*]烘烤温度:最后 5 分钟一定要调至 200℃逼油,这一步是外皮酥脆的关键。家用烤箱要是没有上下火独立控温,就把温度调到 190℃,多烤 2 分钟,效果一样。二、开封锅贴关键细节[*]皮冻的处理:皮冻一定要切成 1cm 见方的小丁,别切太碎,不然融化后会变成水,馅料会稀;也别切太大,不然包的时候容易戳破皮。而且皮冻要冷藏后加,加早了会融化,馅料出水。[*]煎制的火候:“小火初煎、中火焖煎、大火脆底”,火候不能乱。初煎用小火,是为了让底部慢慢定型,不会焦;焖煎用中火,是为了让水汽快速把顶部焖软;脆底用大火,是为了让底部快速变脆,少一步都不行。[*]加水的量:必须到锅贴高度的 1/3,多了底部会软,因为水分太多,收不干;少了顶部会硬,因为水汽不够,焖不熟。在家做的时候可以用尺子量一下,多试几次就记住了。三、开封炒凉粉关键细节[*]凉粉的预处理:晾干表面水分是必须的,不然炒的时候会粘锅,还容易碎。要是没时间晾干,就用厨房纸把凉粉表面的水分吸干,效果一样。而且凉粉一定要回温,凉的凉粉放进热锅里,温差太大,容易碎。[*]翻炒的手法:用铲子从底部往上翻,别来回刮锅底,铁锅的锅底容易粘,刮多了凉粉会碎。炒的时候要快,1 分钟就要炒好表面,不然凉粉会变软,失去焦脆感。[*]香醋的时机:最后淋香醋,别太早加 —— 香醋加热时间长了,香味会散,还会变酸,最后淋能保留香味,解腻效果也更好。四、垛子肉关键细节[*]去血水的步骤:浸泡 4-6 小时,焯水撇净浮沫,这两步别省。浸泡不够,肉会腥;浮沫不撇净,卤汤会浑,下次用的时候味道会差。要是时间紧,浸泡 2 小时,焯水的时候多煮 5 分钟,也能去血水,但效果不如长时间浸泡好。[*]卤制的火候:小火保持卤汤冒细泡,别沸腾。沸腾会让肉的纤维变粗,口感变柴,还会把肉煮烂,压制的时候散架。判断火候的方法:卤汤表面有细小的气泡,不翻滚,就是对的。压制的重量:10 斤肉压 50 斤重物,压力不够,肉压不紧实,切片的时候会散;压力太大,肉会被压烂,没口感。在家做的时候,要是没有砝码,就用装满水的水桶(一桶水约 20 斤,两桶半就是 50 斤),效果一样。
第四章:小店开起来了,一家人的日子也暖起来了,这才是最好的味道今年春天,我家的小店在郑州老城区的巷口开起来了,招牌上写着 “老张河南老味道”,是玲子找隔壁的老书法家写的,红底黑字,看着就喜庆。
每天早上五点半,我和玲子就到店里了。我负责烤双麻火烧,她负责调锅贴馅,小宇周末不上学的时候,会来店里帮我们擦桌子、递东西,还会跟老顾客说:“爷爷,我爸做的火烧可香了,您尝尝。”
有天早上,浩浩妈来买锅贴,看到小宇在店里写作业,笑着说:“小宇现在成绩越来越好,上次期中考试还考了班里前十,比在私立的浩浩还厉害呢。” 玲子听了,脸上笑开了花,偷偷跟我说:“当初真是瞎担心,咱儿子在哪都能学好。”
晚上关店后,我们一家三口会坐在店里,吃点剩下的锅贴和炒凉粉,小宇会跟我们说学校里的事,玲子会算当天的收入,我会计划着下次去开封看王师傅,再学两款老味道。
有天晚上,玲子突然说:“还记得去年你去开封学手艺的时候,我天天担心你被骗,晚上睡不着觉,现在看着小店天天有人来,觉得日子有盼头了。” 我攥着她的手,看着店里的灯光,心里暖暖的:“其实我也怕学不会,怕让你和儿子失望,还好没辜负你们。”
现在店里的老顾客越来越多,有个住在附近的大爷,每天都来买两个双麻火烧,他说:“这味道跟我小时候在开封吃的一样,以后我天天来。” 每次听到这样的话,我都觉得特别值 —— 这不仅是对味道的认可,更是对咱用心做吃食的认可。
咱这四款配方,没有啥复杂的技巧,就是每克料都要准,每步都要用心。不管是想开店,还是在家给家人做,只要按这个步骤来,都能做出正宗的河南老味道。
以后我还想把这些味道教给更多人,让更多人知道河南的老味道有多香,也想让小宇知道,不管做啥,只要用心,就能做好。一家人在一起,吃着自己做的热乎饭,日子过得有盼头,这才是最好的味道,比啥都强。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