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作者] 发表于 2025-10-27 19:24

这种水果很甜,热量却很低,还是补水第一名(不是西瓜)

天气一热,就特别想吃水分足的水果 —— 咬一口脆嫩多汁的蜜瓜,清甜的汁水在嘴里爆开,还带着浓郁的果香,瞬间就能驱散暑气。这种被叫做 “香瓜” 的水果,不仅味道好、价格亲民,还藏着不少让人惊喜的小秘密:冷藏后吃更甜,糖尿病人也能适量吃,甚至不同品种的营养差距还挺大。
今天就来好好聊聊蜜瓜,教你怎么挑、怎么吃,把这份夏日甜蜜吃得更明白。
蜜瓜:水分超 90% 的补水能手,维生素 C 藏着品种差异
蜜瓜其实就是我们常说的甜瓜,分为厚皮和薄皮两类,薄皮甜瓜也就是大家熟悉的香瓜,口感更清爽。它最让人着迷的就是那股独特的香气 —— 研究人员从不同蜜瓜中检测出 258 种香气物质,其中酯类是 “香源担当”,而且蜜瓜越成熟,香气越浓郁,隔着老远就能闻到。
作为夏天的 “补水王者”,蜜瓜的水分含量几乎都在 90% 以上,一口下去全是汁水,解渴又清爽。不过很多人不知道,蜜瓜的维生素 C 含量藏着 “品种玄学”:《中国食物成分表》显示,普通蜜瓜每 100 克含 15 毫克维生素 C,只有橙子的一半;但有些优质品种却很惊艳 —— 比如天津西青区的 “北海一号”,每 100 克维生素 C 含量高达 80 毫克,吃 100 克就能满足成年人每日需求的 80%,“香妃小蜜”“可口蜜” 等品种也都超过 50 毫克 / 100 克,比普通蜜瓜优秀不少。
钾含量也是蜜瓜的亮点,大多在 150 毫克 / 100 克左右,海南 “王五品种” 甚至能达到 400 毫克 / 100 克,吃 100 克就能补充每日钾需求的 20%,对维持血压稳定很有帮助。另外,果肉颜色深的蜜瓜营养更优:橘红色果肉的类胡萝卜素含量最高,浅橘红次之,白色最低,而类胡萝卜素不仅能保护眼睛,还能抗氧化,吃蜜瓜时可以优先选果肉颜色深的。
甜却低卡!冷藏后更甜的秘密,糖尿病人也能吃
很多人觉得蜜瓜吃着甜,肯定热量高,其实它是 “甜蜜低卡” 的代表 —— 大多数蜜瓜每 100 克热量不超过 40 千卡,比橙子、苹果、葡萄都低,“灵蜜瓜” 甚至只有 4 千卡 / 100 克,减肥人群随便吃都没负担。
蜜瓜之所以这么甜,是因为它的糖分里果糖含量高。根据澳大利亚食品成分数据库,黄皮甜瓜总糖含量 4.4 克 / 100 克,其中果糖 1.9%、葡萄糖 1.5%、蔗糖 1%,而果糖是所有糖类中口感最甜的,还自带 “冷甜特性”—— 温度低于 40℃时,温度越低越甜。所以把蜜瓜放进冰箱冷藏后再吃,甜度会更突出,夏天吃起来更过瘾。
不少糖尿病人看到蜜瓜甜,就不敢吃,其实不用完全拒绝。判断食物对血糖的影响,不能只看 GI 值(血糖生成指数),还要看 GL 值(血糖负荷),GL<10 就是低 GL 食物,对血糖影响小。以哈密瓜为例,它的 GI 值高达 70(属于高 GI 食物),但碳水化合物含量只有 7.9 克 / 100 克,计算下来 100 克哈密瓜的 GL 值仅 5.39,属于低 GL 食物,糖尿病人吃 100 克(大概 1 手掌量),并不会让血糖大幅波动,不过要注意控制总量,别一次吃太多。
蜜瓜怎么挑?选对品种是关键,洗不干净有风险
夏天买蜜瓜,选对了才能吃到脆甜多汁的,记住这几个小技巧:
优先选优质品种:“香妃小蜜”“北海一号”“金龙”“羊角蜜”“西洲蜜” 都是口感甜的品种,尤其是新疆产的蜜瓜,因为夏季日照长、昼夜温差大、降雨量少,糖分积累多,口感更优。看果肉颜色:前面提到过,橘红色果肉的类胡萝卜素含量高,营养更好,买的时候可以问清楚果肉颜色,或者选切开后能看到深颜色果肉的。没熟的蜜瓜能催熟:如果买到没熟透的蜜瓜,不用急着吃,和香蕉、苹果放在一起,利用它们释放的乙烯气体催熟,放几天就能变甜变软。

另外,吃蜜瓜前一定要洗!很多人习惯直接切开吃,却不知道蜜瓜表面粗糙有褶皱,容易附着李斯特菌(被称为 “冰箱杀手”)。这种细菌会导致呕吐、腹泻、发烧,严重时甚至会昏迷、休克,澳大利亚曾有农场因哈密瓜被李斯特菌污染,导致人染病死亡。香港食物安全中心也提醒,吃蜜瓜前要用流动的清水,用干净的刷子把表面彻底刷干净,再切开食用,而且要尽快吃完,避免细菌滋生。
夏天的蜜瓜,是藏在寻常菜市场里的甜蜜惊喜 —— 补水、低卡、营养足,冷藏后吃更甜,糖尿病人也能适量享用。不过再好吃也要控制量,全天吃蜜瓜建议在 200-350 克之间(最多 3 手掌量),如果吃了之后嘴唇、口腔发痒肿胀,可能是对蜜瓜过敏,就别再吃了。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这种水果很甜,热量却很低,还是补水第一名(不是西瓜)